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蟹类专题】河蟹池塘六月水浑问题及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321

帖子

689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6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昨天 11: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蟹池塘六月水浑问题及处理方法

王瑞

       每年的5-6月份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时期,气温和水温快速回升,河蟹摄食活动增强,新陈代谢加快,但同时水质也容易出现问题,其中水浑是非常影响河蟹养殖的水质问题。水浑会影响光照透入、藻类繁殖、溶氧平衡,甚至会引发更多的水草问题。以下是六月份河蟹池塘水浑的常见原因分析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水浑

       一、常见水浑原因分析
       1.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暴发

       这是春季和初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水温回升,适合浮游动物繁殖。它们大量滤食水体中的藻类,使藻类数量急剧下降,水体失去“绿色”而变得清澈见底或白浊(浮游动物本身呈现白色或淡红色)。随后,由于缺乏藻类稳定水质,浮游动物代谢产物和残骸积累,水体极易再次变黄浑或土浑。
       2.河蟹活动加剧
       六月份河蟹进入快速生长期,摄食量大增。如果投喂不足、投喂点设置不合理或饵料适口性差,河蟹会频繁在池底爬行觅食,搅起底泥。此外,河蟹密度过高也会加剧此问题。

河蟹活动加剧导致水浑

       3.底质恶化
       随着养殖后期投喂量增加,水体有机质过多,残饵、粪便、死亡生物、腐烂水草等大量积累在池底,底部恶化。由于昼夜温差大,易引起水体上下对流,造成返底,将底部杂质翻起,导致水色黄浑。并且六月份安徽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长时间阴雨天气会导致水草及水生植物净水能力降低,造成持续水浑。
       二、水浑处理方法
       1.适当捕虫杀虫

       若水体发白虫子较多时,最好是采用灯光诱捕或者抽水泵方式物理捕虫,尽量不选择杀虫。必须杀虫时,应避开河蟹蜕壳高峰期,可使用“精制鱼藤根粉”杀灭枝角类、桡足类及野杂鱼,其主要成分是鱼藤酮,从天然鱼藤鲜根提取,对虾蟹没有影响。

“精制鱼藤根粉”

       2.科学投喂
       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根据天气、水温、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使用优质高蛋白饲料,配合投喂冰鲜鱼,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为摄食不足引发的水浑。
       3.加强增氧改底
       六月份溶氧消耗加剧,建议定期开增氧机5~8小时促进水体流动,阴天、闷热、雨天可以全天开,正常天气00:00-06:00时间段开,保证充足的溶氧是稳定水质的根本。另外高温天气建议7-10天使用一次“底居安”分解池底大量的残饵、粪便,为养殖保驾护航。
       4.养草保草
       水草是池塘的水质“净化器”和溶氧的来源。良好的水草是保证水质稳定的基础,保持水草覆盖率40%~60%,定期使用“活力碳”养护水草,保持水草新鲜干净,提高水草净水能力。
       六月份河蟹池塘水浑原因复杂多样,切忌盲目处理才是关键,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科学投喂、合理增氧、养草保草、定期改底,可以有效维持水体稳定,减少水浑发生的几率,为河蟹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7-2 00:01 , Processed in 0.19486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