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9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洋动态】从养殖模式的转变看“消杀模式”的衰落

[复制链接]

594

主题

978

帖子

264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6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2 17:40: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养殖模式的转变看“消杀模式”的衰落

唐绍林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池塘养鱼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八十年代之前主要是低密度投放鱼种,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和种草养鱼,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北方地区开始尝试投喂配合饲料养殖鲤鱼、草鱼、鲫鱼,从最初的亩产一两千斤到目前的七八千斤。以草鱼养殖为主的华中地区大约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也从原来的种草养鱼、投喂菜籽粕和大麦等转向投喂配合饲料,近十年亩产量也逐渐提高到两三千斤。随着养殖模式的转变,防病方法也从过去的定期消毒、杀虫的“消杀模式”逐渐转变成“调水、保健模式”,本文对其转变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不足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一、粗养低产养鱼模式彰显“消杀模式”的优势
       我国具有悠久的池塘养殖历史,但在改革开放之前粮食资源匮乏,没有过多的剩余粮食和农副产品作为水产饲料使用,池塘养殖以施肥养鱼和种草养鱼为主,少数池塘投喂一些菜籽粕、大麦等单一饲料,亩产量低,达到300~500斤就属于高产池塘,养殖品种也以滤食性的花白鲢为主或以草食性的草鱼为主,进行多品种混养,湖北、湖南等以草鱼养殖为主的地区直到20世纪初一直采用这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放养鱼种密度低,投喂少或不投喂,产量低,对水质特别是溶解氧的要求不是很高,有的池塘没有增氧机,或者面积10~20亩的池塘只配备1台增氧机,也不经常开机。这种池塘养殖模式以“消杀模式”作为预防疾病发生的手段起到了有效作用。
       “消杀模式”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代,我国鱼病学创始人倪达书老先生根据当时池塘养殖和鱼病发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漂白粉在食台周围挂篓和硫酸铜挂袋等一系列的鱼病防治方法,饲养管理过程中提出“三消” (池塘、鱼体和饵料消毒)、“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等具体防病措施,对当时池塘养殖预防鱼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北方吉林、黑龙江地区配合饲料养殖鲤鱼的早期(九十年代)产量在1000斤左右,湖北等华中地区在二十世纪前10年草鱼亩产1000斤以内,海南省养殖罗非鱼早期亩产1000斤左右,当时都在沿用“消杀模式”进行鱼病的预防,都起到较好的效果,消毒、杀虫后水质能较快恢复,不良作用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消杀模式”由于平时不调水、改底,每年一到清明前后虫害就暴发,也是必然的,提前使用杀虫剂杀虫确实能够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消杀模式”在粗养低产模式下基本满足了养殖户养鱼“不生病”或“少生病”和发病后能“治好病”的需要。

       二、精养高产养殖模式促进“调水保健模式”的兴起
       九十年代后期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十年代靠养鱼年收入达到1万元的“万元户”不再是大家追求的致富目标,养殖户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精养高产池塘养鱼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逐渐推广,美国大豆协会(ASA)推广的80:20池塘养殖技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对我国池塘养殖快速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大家对增氧能力决定产量(增氧增产)的认识提高,营养和饲料方面的技术进步都推动了养殖产量的提高。
       东北以及华北的山东、河南等省养殖鲤鱼、草鱼从八十年代末进行配合饲料精养以来,产量持续提高,十年前亩产量3000~4000斤,近十年来很多地区已经达到7000~8000斤;主养草鱼的华中地区近十年来亩产也达到2000~3000斤;海南罗非鱼养殖也从十年前亩产1500~2000斤,到目前3500斤(单造),高产池塘达到4000斤/亩。
       进入高产精养模式以后,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简单的“不生病”或“治好病”问题,而是要求鱼“多吃快长”,为了保证养殖产量和出塘规格,实现高产高效益的目标就必须保障在养殖季节每天鱼“正常吃料”,“不生病”或“治好病”只是作为一个基本条件。高产量必然伴随着每天高投料,带来的突出水质问题是亚硝酸盐升高后鱼不吃料。静水池塘主要依靠水体中的藻类和大量的菌类净化水质,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避免亚硝酸盐积累,培养水体中足够数量的藻类和菌类来保证鱼正常吃料(低产养藻,高产养菌)。如果水质不稳定,水体中藻类和菌类出现死亡(“水变”),轻则严重影响吃料,严重时甚至发病死亡。长时间持续大量投喂也带来了养殖鱼类的肠道问题和肝脏问题,不同养殖鱼类、不同养殖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内服“肝肠保健”是保证正常吃料、增强抗病力的又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进入高产精养模式以后,一线技术服务人员每天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养殖户拿着病鱼问“我的鱼病怎么治?”,而是养殖户每天带着池塘水样问“我的鱼吃料差怎么办?”,技术服务的工作重点也自然围绕调水、稳水、增氧、鱼体保健进行。高产池塘一旦严重“水变”鱼必然发病,不但死鱼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水变”至少十天到半个月才能恢复水质和吃料,对养殖的影响很大。平时调水、改底,水环境条件也不再适合鱼类寄生虫的暴发繁殖,清明前后也不再出现明显的虫害高峰。养殖户自己也体会到如果再按照低产塘的防病方式定期消毒杀虫,由于消毒剂和杀虫剂对藻类和细菌的影响,几乎每一次消毒、杀虫都造成一次不同程度的“人为水变”,或多或少地影响鱼正常吃料。高产养殖模式如果平时不能做好调水、稳水、保健,一旦发病,高密度情况下经常死亡也是“毁灭性”的。养殖户也自然而然地逐渐放弃了定期消杀的习惯,主动进行水质调节操作。
       利洋公司马家好老师结合水产养殖学基本理论和多年池塘养殖服务实践,在池塘养殖模式转变时期提出了“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强调“重可控、多增氧、勤改底、巧稳水、常保健、少杀虫”,实质上就是一套池塘养殖防病技术,是指导利洋水产药店的技术人员服务高产池塘养殖顺利进行的思路和方法。
       池塘养殖模式的发展和转变,促进了池塘鱼病防控方法的转变,催生了以调节水质、底质,保持水体稳定,和通过内服保健提高抗病力的鱼病预防模式,养殖模式的转变和疾病预防方式的转变都是水产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本文作者:唐绍林、周义国、赵振峰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23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194
2#
发表于 2021-2-3 09:36:57 | 只看该作者
多数消毒剂解决不了调水 稳水的问题,解决不了稳定吃料的问题。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20
3#
发表于 2021-2-21 08:00:3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使用消毒剂之后还会出现大量死鱼的情况,消毒剂刺激之后更容易暴发细菌病或者病毒病。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446

帖子

5374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374
4#
发表于 2021-3-3 15:5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素人渔夫 于 2021-3-3 16:00 编辑

消杀副作用大,解决水产动物病害问题应在潜伏期就介入,发病期严重时回天乏术
看书就想睡觉,因为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1436

帖子

4658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658
5#
发表于 2021-3-4 09:30:10 | 只看该作者
养殖模式的转变是养殖行业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531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31
6#
发表于 2021-3-18 09:08:19 | 只看该作者
高密度精养更加看重可控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20
7#
发表于 2021-3-18 17:40:13 | 只看该作者
养殖户最喜欢的就是检查一下鱼体有没有虫,有虫了就杀,杀虫之后鱼就发病,接着就大量死鱼,不让杀虫心里还不舒服。是时候改变消杀模式了。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2

帖子

1381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381
8#
发表于 2021-3-24 11:09:39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先进养殖模式和理念的传播,落后的消杀模式必然没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主题

2125

帖子

4191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191
9#
发表于 2021-10-29 15:24:59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21-2-21 08:00
很多时候使用消毒剂之后还会出现大量死鱼的情况,消毒剂刺激之后更容易暴发细菌病或者病毒病。

确实,养到后面环境差了,基础病也多了,很多亚健康,一刺激确实风险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主题

2125

帖子

4191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191
10#
发表于 2021-10-29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LY-huangyu 发表于 2021-3-18 09:08
高密度精养更加看重可控稳定

确实,而且防病的成本,比治病低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主题

2125

帖子

4191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191
11#
发表于 2021-10-29 15:28:13 | 只看该作者
hanfj 发表于 2021-3-24 11:09
随着先进养殖模式和理念的传播,落后的消杀模式必然没落

利益的驱动,确实有很大探索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主题

2125

帖子

4191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191
12#
发表于 2021-10-29 15:35:54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21-3-18 17:40
养殖户最喜欢的就是检查一下鱼体有没有虫,有虫了就杀,杀虫之后鱼就发病,接着就大量死鱼,不让杀虫心里还 ...

确实,精确的诊断,只看症状是不行的,要问诊10天以上,比如水变情况、有无浮头、投喂情况,结合病史,配合抛网看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4-27 11:51 , Processed in 0.14980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