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例]微孢子虫引起梭子蟹“牙膏蟹”

[复制链接]

743

主题

75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组

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

积分
159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30 15: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例502]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某老板有一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混养池塘(图1),80亩,水深2米,没有人工增氧设施。投喂兰蛤,每天一餐,平均每亩20-30公斤,水体略呈绿色,带泥浆色,天津地区2012年7月底至8月初一直连绵阴雨,这时处于养殖中后期,由于底质污染问题,连续出现缺氧。
       2012年8月11日上午,池塘出现死亡梭子蟹,塘头查看为“牙膏蟹”症状。水质检测pH值8.5,氨氮0.2 mg/L,亚硝酸盐 0.05mg/L。水体中大量杂质,少量藻类。
       采集两只“牙膏蟹”解剖观察(图2),鳃丝黄褐色,尖端有黑色斑点,肝胰腺萎缩发白,肌肉白浊、无弹性、呈不透明的乳白色(图3)。肌肉可明显看到一条一条的肌纤维束,界限明显(图4)。镜检病蟹鳃丝有大量可移动的小颗粒物质;步足处淋巴液和胸腔肌肉的印片中可见大量形态较均一、可缓慢转动的小颗粒样的虫体(图5),大小和形态与鳃丝观察到的一致。肌肉组织涂片吉母萨染色后镜检见颗粒状虫体更清晰(图6),虫体大小约1.5-2.0μm×1.5-2.0μm。根据发病蟹症状、虫体特征以及流行特点,参考文献资料初步诊断是微孢子虫引起的发病。
分别从“牙膏蟹”的鳃部、肌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鳃、肌肉组织等用95%酒精保存PCR方法检测病毒,取鳃、肌肉组织用波恩氏液固定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白斑综合征病毒阴性,分离出少量细菌,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肌肉坏死,肌纤维稀疏,肌肉液化(图7)。鳃组织基本正常,鳃小片之间有少许杂质,部分鳃小片萎缩(图8)。
养殖后期梭子蟹死亡量增加,使用含氯消毒剂,加重死亡。最后出塘:公蟹3600斤,母蟹1200斤,车虾(3茬)一共出虾2400斤,总产值25.5万元,总投入52万元,亏损26.5万元。

       分析:1、多年来梭子蟹养殖病害非常严重,其中“牙膏蟹”是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认为是血卵涡鞭虫引起,但是经过多个“牙膏蟹”病例检测,并没有检测到血卵涡鞭虫,而检测到比其更小的(1.5-2.0μm×1.5-2.0μm)虫体,经过参考相关资料(王印庚等,2017)初步诊断是一种微孢子虫。我们观察到的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主要以肌肉白浊、液化为主(见【每周一例】病例247)。  
       2、“牙膏蟹”病原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还不是很清楚,缺少针对病原的有效防控途径。通过流行情况调查发现水质、底质污染严重,经常缺氧的池塘发病率更高,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可能是防控“牙膏蟹”的重要途径之一。(利洋公司技术部 杨慧英 利洋水产药店 南排河店 张杰 研究所一室 戚瑞荣 提供 2019.05.3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11 23:46 , Processed in 0.12113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