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326]江苏东台地区杨四养殖区王老板一海水养殖小白虾(脊尾白虾)混养梭子蟹池塘(图1),面积24亩,四周有环形沟,中间水深1m左右,环形沟水深1.5m,1.5kw增氧机两台,同时配有底管增氧。
2014年6月20日左右开始出现虾游塘, 7月份开始形成规律,每天下午2-3点小白虾准时出来缓慢游塘,阴雨天后、天气突然转晴尤为明显,第二天即发现池边死虾,连续阴雨天游塘不明显,虾背部、腹部、尾柄部以及游泳足肌肉白浊,肝胰腺模糊、发白(图2,3,4),严重的剪开后有乳白色液体溢出,镜检乳白色液体为大量运动的虫体(图5)。此种情况持续两三个月之久,直至池塘里面的虾所剩无几;吃料高峰期小白虾基本上不吃料。这种情况似乎一直往周围的其它池塘蔓延,由一个池塘变成几个池塘,直到周围20几个客户的池塘都出现以上类似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池塘,前期吃料都比较猛,发病期间,池塘上方一直有飞鸟。
发病之初用过“优肽“+“激活”,有一定的效果,3天后又复发;期间还用过大黄、五黄,各种解毒产品,肥水、改底产品,每天下午开增氧机,效果都不明显。
取有明显症状的小白虾,分别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杆状病毒(BPV)三种病毒的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全部受检样品WSSV、IHHNV和BPV均为阴性(图6 1-12,图7 1-12,图8 1-12)。组织切片显示,受检小白虾肌肉组织多透明样变性或坏死,肌束间可见多量虫体(图9);肝胰腺腺管紊乱,腺管上皮萎缩,腺管间充塞大量虫体(图11,12);鳃丝肿胀、变性、坏死,鳃腔内可见零星虫体(图14)。该虫体平均直径大小约为5μm,卵圆形(图15),与许文军等报道的脊尾白虾的血卵涡鞭虫病的发病症状和虫体形态类似。
分析:1、血卵涡鞭虫是海水甲壳类的重要病原性寄生虫,血卵涡鞭虫寄生梭子蟹引起肌肉液化、坏死(见【每周一例】病例247),许文军等(2010)报道血卵涡鞭虫引起脊尾白虾发病死亡,本病例从发病症状和虫体的病理切片观察的形态结构与以上报道相似,初步诊断是由血卵涡鞭虫引起的发病。
2、血卵涡鞭虫完整的生活史和确切的感染与传播途径还不清楚,摄食病虾、水体中的甲壳类可能都会引起传染。大量投喂鲜活饵料使水质、底质恶化也是血卵涡鞭虫容易感染的环境因素,随着投喂量增大定期调水和氧化性底质改良剂改底是预防该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利洋研究所戚瑞荣 张会军 利洋水产药店东台店白刚强 提供 2015.04.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