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5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例] 疑似病毒性出血败血症引起匙吻鲟游水、死亡

[复制链接]

768

主题

78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组

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

积分
160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2 15:00: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例322]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一匙吻鲟养殖池塘,面积3.5亩,水深2.3米,4台1.5kw增氧机(见图1),2014年3月25日放规格6~7cm的匙吻鲟鱼苗1万尾,2cm的胭脂鱼700尾,花鲢100尾。
       2014年8月3日,匙吻鲟开始跳跃,昼夜不停;
       8月6日,开始出现个别匙吻鲟死亡;
       8月8日,检查鱼体有锚头蚤,外用敌百虫0.4kg +“鱼虫杀星”1瓶(100ml);
       8月13日,死鱼20尾,外用“鱼虫杀星”1瓶;
       8月14日,死鱼20尾,吃料好转;
       8月16日,死鱼30尾,吃料转差,用“激活”3包,无鱼跳;
       8月17日,死鱼30尾,用“优肽”4包,鱼又开始跳;
       8月18日,死鱼500尾;
       8月19日,换水,死鱼100尾;
       8月20日,换水,死鱼20尾;
       8月21日,死鱼30尾;
       8月22日,死鱼120尾,鱼不跳了,但开始在水中漫游;
       8月23日,死鱼160尾,鱼又开始跳;
       8月24日,死鱼700尾,下午加水;
       8月25日,死鱼350尾,用“速解安”3包;     
       8月26日,死鱼400尾;
       8月27日,死鱼400尾,换水;
       8月28日,死鱼300尾;胭脂鱼和花鲢一直没有死亡。
       8月31日上午11点到现场调查,测定水温31.5℃,水质指标:pH值8.1,亚硝酸盐0.2mg/L,氨氮测不出。池塘中有少量游水的鱼(见图2),从塘中取3尾游水的匙吻鲟,外观病鱼体表严重出血,肛门红肿,有的鱼体表有溃烂(见图3)。解剖3尾鱼鳃严重出血(见图4);有的鱼肌肉严重出血,肝脏、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肾脏肿大(见图5、图6、图7),心脏无异常,血液图片观察也未见寄生虫。
       分别从3尾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脑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肝脏、脾脏、肾脏用95%酒精和波恩氏液保存做病毒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经28℃,72小时培养,未见细菌长出(见图8)。病毒检测所取3尾鱼鲟鱼疱疹病毒(AHV)、真鲷虹彩病毒(RSIV)、弹状病毒(SCRV)、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P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均呈阴性,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呈阳性(见图9),对阳性目的条带进行测序比对,其序列与GenBank中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3%,证实匙吻鲟感染了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脏淤血、出血严重,严重空泡变性,脂肪变性(见图10);脾脏淤血、出血严重,边缘嗜酸性粒细胞多,零星细胞坏死(见图11);肾脏肾脏淤血、出血,肾小管上皮颗粒变性,细胞有坏死,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见图12)。
       分析:1、西樵地区从1998年开始引进匙吻鲟池塘养殖,一直以来很少发病,但近两年发病增多,发病塘死亡率高,有的甚至死亡90%以上。据调查,发病塘都是开始出现鱼跳,出现鱼跳后,养殖户一般都会减料,跳跃之后就在水面漫游,最后死亡。发病鱼都有全身出血和内脏出血的症状,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和病程变化,也有明显的传染性,发生这种病的所有池塘用抗菌药都没有效果。从以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2、本病例池塘发病鱼体内也没有分离到细菌,实验室PCR检测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呈阳性,对阳性目的条带进行测序比对,证实匙吻鲟感染了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发病鱼也具有体表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的症状和跳出水面的神经性症状,因此初步诊断本病例为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引起的疾病。但是据资料病毒性出血败血症主要发生在水温15℃以下的低温期,主要危害鲑鳟鱼类和鮃鲽鱼类,为什么水温30℃以上仍然发病,还需要进一步做确切诊断工作。(利洋研究所 雷燕 戚瑞荣 利洋技术部 唐绍林 提供 2015.03.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77

帖子

2557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557
2#
发表于 2015-3-12 17:28:36 | 只看该作者
病毒病的发病温度跟鱼本身生理特性有很大关系,而非单独病原决定。发病症状与感染部位相关。
目前发现的感染此种病毒的多是鲑鳟鱼等冷水性鱼类,所以将此病毒病定位成低温期发病。现在能在南方8月份的养殖鱼类身上检测出这种病毒,如果检测结果无误的话,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鱼有跳跃、漫游的症状,很有可能感染了脑部,病毒采样的时候能取点脑组织检测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63
3#
发表于 2015-3-12 19:33:05 | 只看该作者
lwr2012 发表于 2015-3-12 17:28
病毒病的发病温度跟鱼本身生理特性有很大关系,而非单独病原决定。发病症状与感染部位相关。
目前发现的感 ...

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63
4#
发表于 2015-3-12 19:39:3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多病毒的宿主范围都呈扩大的趋势,不同的宿主,很有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情况。弹状病毒,以前也是低温期发病的,但是现在在生鱼上,都是25℃以上水温发病的。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77

帖子

2557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557
5#
发表于 2015-3-13 10:00:20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15-3-12 19:33
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

雷哥给您跪了,请原谅我的胡说八道,您这么客气人家好怕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50

帖子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481
6#
发表于 2015-3-13 12:05:17 | 只看该作者
换水、加水都有降死亡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6254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409
7#
发表于 2015-3-13 16:16:06 | 只看该作者
病毒可能也是在不断适应,看流行特点是病毒病,但是看水温与以往发病水温相差太大,有时真不敢轻易下结论那。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4

积分
80
8#
发表于 2015-3-13 18:50:56 | 只看该作者
tangsl 发表于 2015-3-13 16:16
病毒可能也是在不断适应,看流行特点是病毒病,但是看水温与以往发病水温相差太大,有时真不敢轻易下结论那 ...

老师,这应该也不只是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吧? 看病状 应该是多种病毒并发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63
9#
发表于 2015-3-13 20:59:25 | 只看该作者
余杭和兴源水产 发表于 2015-3-13 18:50
老师,这应该也不只是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吧? 看病状 应该是多种病毒并发的吧?

这个鱼的病料,我们当时总共是做了6种病毒(细胞肿大病毒属虹彩病毒、弹状病毒、鲟鱼疱疹病毒、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的检测,只有病毒性出血病病毒呈阳性。有没有混合感染这6种病毒以外的其它病毒,还有待验证。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0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4

积分
66
10#
发表于 2015-4-18 16:58:3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下有没有降低该病死亡量或者治疗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12-23 15:48 , Processed in 0.29077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