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初的15年中,国外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在营养学基础研究方面。
①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代谢,特别是微量营养素的功能等,为不断修正营养需要量和配制各种低成本高效实用饲料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如,国外对大西洋鲑营养需求的研究,经历了从50~90年代,蛋白质需要量从最高时53%,降低到40%,脂肪含量和饲料能量水平从最低时5%,2200千卡/公斤饲料提高到40%,5000千卡/公斤饲料。这种蛋能比125的饲料使蛋白质最大限度地用于生长,以脂肪满足鱼对除生长以外的能量需要。从而也使氮排泄降到最低限度,饲料系数可在1以下。
② 加强营养与免疫、营养与内分泌、营养与环境以及营养与养殖产品商品价值等的深入研究。营养与免疫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作用关系。许多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B6、铁、硒、氟化物、DHA和EPA,其最低需要量,在养殖鱼处于应激状态下,就完全不能保证其健康,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对已知的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如灭鲑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菌、灭鲑弧菌、爱德华氏菌等病原体敏感的鱼类在预先经一段时间高剂量维生素C给予的情况下,进行一定强度攻毒实验,其结果这些鱼体不发病或较对照鱼的发病症状减轻。已知多种营养素有提高水产养殖动物免疫活性的作用。因此,营养与免疫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激素在鱼类的营养素利用的调节上起着重要作用,如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睾丸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用硬骨鱼类做的研究证明,对鱼类投喂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和提高蛋白质利用。精氨酸在生长与生殖性能和配子质量有关的某些脂溶性的化合物的分泌方面都有正的效应。许多内分泌系统都显示体内激素水平每天的周期性的变化。因此,选择适当的投喂时间或许能影响鱼的营养素的利用。但该研究领域目前尚未深入研究,而外源激素在饲料中的滥用会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只有加强这一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营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解决养殖场的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以上所述的高鱼粉含量饲料的投喂是导致产生高磷和高氮污染排放的原因。尤其在湖泊、水库的“三网”养殖中如设置不合理,会迅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开发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和使饲料中蛋白质可高消化和磷可高利用,以减轻氮和磷的排出体外,将是今后研究热点,如利用生物技术产品、各种酶制剂,可以提高难消化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使用植酸酶一类的饲料添加剂以改善水产养殖动物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就可能用价格较低的植物蛋白代替昂贵的鱼粉。这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源紧缺问题。此外,研究鱼饲料的加工过程和处理方法以提高鱼对植酸中磷的利用也将会是重要课题。营养与水产产品质量的关系,首先是改善养殖产品肉质品质。水产养殖产品保持野生天然肉质和风味,可以提高养殖产品市场价格;而人工养殖一般总是在高密度、短的时间和快速生长的经济效益驱使下进行的,这样的饲料有可能对养殖产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饲料的营养平衡和微量营养成分在饲料中的作用。维生素A、E和C、尤其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类和脂肪酸等存在于天然饲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能够起到改善养殖产品的体色和肉质的作用。
③ 天然饵料生物培养是水产养殖动物育苗的制约因素,代替活饵料生物的人工微粒配合饲料配制技术的研究会继续受到关注。营养平衡、易被消化吸收、不污染水质和在水中保持与天然饵料生物相似物理特性,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