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南美白对虾微孢子虫病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296

帖子

93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3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3 23:15: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见寄生虫病之——孢子虫病
    孢子虫病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全部营寄生生活,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有的种类为口岸检疫对象
    一、艾美虫病
    我国已有数十种。它们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球形或类球形卵囊,6-14um,细胞内寄生。由于艾美虫适宜繁殖水温为24C-30C,此病流行季节是在4月-7月,尤以5-6月为甚。
    二、粘孢子虫病:
      种类很多,1000多种,全部寄生。发现于我国淡水鱼的种类已有100多种,几乎每种鱼都有寄生,可侵袭鱼体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为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
   三、微孢子虫病
    孢子小,2-10微米,梨形、卵圆形。微孢子虫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对虾慢性病。症状:微孢子虫寄生在肌肉中,使肌肉变白浑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故称乳白虾或棉花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4

帖子

1371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371
2#
发表于 2007-6-25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做个病理切片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98

帖子

85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8562
3#
发表于 2007-6-27 23:44:0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症状多见吗??市场上类似病历我看到的不多!发病情况不多!请教预防和治疗上的实践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296

帖子

93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375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7:17:00 | 只看该作者
病例不多,此塘内也只偶尔看见一条。此病主要通过口部传播,所以要及时将病虾捞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296

帖子

93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375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23:17:00 | 只看该作者
微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因其孢子内含有极丝而与孢子亚门相区别。微孢子虫种类极其繁多。广泛地寄生于昆虫、鱼类及甲壳动物体内,在对虾疾病中,微孢子虫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的对虾病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由于对虾多通过捕食被微孢子虫寄生的其它动物后而被感染,所以微孢子虫病常在野生的对虾中发生,如野生的褐对虾(Penaeus agtecus)和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等,在人工养殖虾中也偶有发现。寄生于对虾的微孢子虫大多属于微孢子科中的三个属:八孢虫、微粒子虫和匹里虫。另有报道泰罗汉属中也有感染人工养殖对虾的,主要侵染对虾的肝胰腺;微粒子虫属的微孢子虫主要寄生部位是对虾的肌肉组织;只有对虾匹里虫不仅寄生肌肉组织,还侵染心脏、鳃、胃、肝脏及肠。
微孢子虫寄生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类群,但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野生的和人工养殖的对虾体内的微孢子虫对宿主有很大伤害。感染微孢子虫的机体变白,剥去甲壳后,可看到肌肉组织为乳白色,俗称“乳白虾”或“棉花虾”,而正常虾肌肉微透明。病虾活动迟缓,不进食,常小于正常虾。微孢子虫在虾体肌肉组织内,有的以孢子囊形式存在,囊中有多个虫体;有的则不被孢子囊包封,其存在形式因不同种属及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而异。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被感染虾的肌肉组织切片,可看到细胞核清晰并呈椭圆型的单细胞个体附着在肌肉细胞内,此为微孢子虫属的微孢子虫。有时可看到孢子囊,里面有若干个孢子,孢子数量随属的不同及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而异。如匹里虫的孢子囊里面包封着偶数个孢子,从4个到32个不等。孢子大小约为1.5-3um×1-1.5um。孢子可在醋酸、盐酸、碘液中放出极丝,一根极丝者属于单极丝亚目。
在自然饲养条件下,孢子被寄主吞入消化道后迅速被活化。在消化道内的pH值和钾离子浓度等条件的作用下,孢子内部产生巨大压力而造成内部变化,将孢质注入寄生细胞内,吸取寄主细胞中的养分而发育,以分裂或出芽等方法进行增殖并继续侵染。从微孢子虫的致病机理分析,微孢子虫感染途径主要是由口进入消化道感染寄主细胞。感染对虾的微孢子虫其中间宿主主要是各种鱼类。因此控制饲料的质量,消灭明显染病个体是防治微孢子虫病的重要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12-23 12:37 , Processed in 0.2005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