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看湖北洪湖如何防控黄颡鱼小瓜虫病
周辉
近几年,湖北武汉、枝江、仙桃等地小池塘精养黄颡鱼多发小瓜虫病,患病鱼表现池塘底层集群,焦躁不安,体表、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镜检鳃丝和皮肤黏液,见大量小瓜虫。小瓜虫病给黄颡鱼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在洪湖一些地区,小瓜虫病控制的较好,现总结其原因,希望能给黄颡鱼养殖户朋友带来借鉴。
一、野生父本,改善种质
洪湖杂交黄颡鱼选择老湾芦苇荡地区野生的黄颡鱼为父本,改善了苗种的质量,提高了苗种的抗病能力,有效解决了种质退化的问题。瓦氏黄颡鱼吃食比较凶,所以这种杂交黄颡鱼也遗传了这一特性,这种黄颡鱼只要一直不停料,小瓜虫对它的影响则较小。
二、大塘低密度养殖,改善生存环境
洪湖地区黄颡鱼池塘水面一般30亩左右,水深较深。水花密度10000-15000尾/亩,远低于湖北其它地区的投放密度。通过低密度大塘养殖来改善黄颡鱼的生存环境,降低了小瓜虫病发生的概率。
三、混养鲫鱼,降低水体污染
洪湖地区,从水花到规格苗开始喂料之后就往池塘套养一些鲫鱼,数量一般根据池塘情况酌情投放,密度不会太大。鲫鱼摄食黄颡鱼的粪便,降低了水体污染,营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养殖环境,减少虫害的发生。
四、冬季不停食,增强体质
越冬停食的鱼一般比较瘦弱,此时体质也相对较差,更容易感染寄生虫。冬季,洪湖地区黄颡鱼养殖户会收购花白鲢的鱼头(2元/斤),用大锅熬,将鱼骨头、鱼酱在越冬期投喂,以此来增强越冬鱼的体质,减小了小瓜虫寄生的概率,也可降低养殖成本。其实,杂交黄颡鱼长势快,如果价格合适,最好能不越冬就上市。
五、捕大留小,不拉网
大塘养殖,由于黄颡鱼整齐度不高,尾苗可以继续套养。大池塘一般有四个食台,养殖期间可在其中一个食台用抬网出鱼,只要能够满一车就可以出售。从黄颡鱼水花一直养到成鱼,期间不拉网,这种养殖模式减少了机械损伤与应激,降低了虫害。
六、驯化摄食
洪湖地区所有的养殖黄颡鱼都通过驯化,将鱼驯化到食台,在池塘底部放置底层增氧管,根据情况适当开启增氧管,这样越冬期吃食也会比较好,增强了黄颡鱼的体质。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