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eikunnuy 于 2016-7-14 10:13 编辑
最近有人询问金鲳鱼的病害问题,金鲳常见病害与其他养殖品种一样,有病毒病、寄生虫病和细菌病。
1.神经坏死病毒病: 神经坏死病毒病由神经坏死病毒感染导致,主要危害4公分内的金鲳鱼苗,黑身、打转是该病毒病在海水鱼上的典型症状,这个症状在金鲳上更好观察,因为正常的金鲳是成群、不停地沿着网箱游动的,而发病的鱼则会浮在水面上并且靠在网边,身体明显变黑,打转,“就像人歪着脖子一圈一圈的打转一样”。
金鲳鱼苗一般在池塘水花培育阶段就会有神经坏死病毒病发作,到了可以**的2-3公分规格时,在鱼苗运输过程中因为缺氧,或者是在下到网箱的时候,由于海区水温或盐度跟原来的池塘和运输水体差别太大,下网箱几天内鱼苗由于应激而导致神经坏死病毒病发作。
目前海水鱼神经坏死病毒主要为垂直传播,很难杜绝鱼苗不携带该病毒,维持适宜的养殖环境和减少应激,增强体质才可以最大程度较少该病毒病导致的损失。
2. 纤毛虫类寄生虫病:主要是车轮虫和刺激隐核虫,车轮虫整个养殖周期都有寄生,苗期严重寄生时也可以导致黑身症状,但不打转,一般情况下对中苗和成鱼危害不大。
金鲳养殖危害最为严重的是刺激隐核虫病,也叫海水小瓜虫病或白点病,该虫寄生的胞囊可在鱼鳃和体表形成明显的白点,南方养殖区全年都可检测到,以中秋前后,金鲳收获季节前一个月左右最为流行,常导致大量死亡.
在网箱养殖环境下很难预防或治疗白点病,有条件的可在流行季节将网箱拖移到水流通畅的海区。
3.本尼登寄生虫病: 由本尼登虫寄生体表,导致溃疡而继发细菌感染,虫体芝麻大小在鱼体表寄生时透明不易观察,用淡水稍浸泡候虫体会变白而脱落,俗称“白芝麻病”.
该虫对金鲳苗危害较大,寄生2-3只就可导致鱼苗死亡,有条件的可在苗期不定期淡水浴可预防该寄生虫的危害。
4. 血居吸虫病:由一种寄生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拟德氏吸虫导致,成虫排出的大量虫卵堵塞于鳃小血管内和聚集于各内脏腔内,一般在10月份后造成金鲳慢性死亡,鱼体死亡前体表无明显异常,但有抽搐歪脖子打转症状.
该寄生虫流行较广,养殖户可以定期投喂吡喹酮驱除成虫。
5 诺卡氏菌病:金鲳是诺卡氏菌病易感品种,导致成鱼阶段或过冬鱼慢性死亡,或致使鱼体消瘦、体表溃疡而失去商品价值,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该病病程时间较长,药物难以完全控制。
主要症状为内脏器官肿大,并可见大量边缘较清晰的白色小结节,其它明显症状有鳃盖基部有脓肿,体表一般也有大小不一的皮下脓包,脓包破后形成溃疡。
6 巴斯德杆菌病:又称美人鱼发光杆菌病,该病在阳江至粤东一带秋冬季节较为流行,可导致大量死亡,病鱼体内脾脏和肾脏肿大,也可见大量白色结节.
该病结节与诺卡氏菌病结节仔细观察有明显不同,前者结节边缘一般不甚清晰,金鲳巴斯德杆菌病药物处理相对诺卡氏菌病容易。
7.链球菌病:金鲳链球菌病一般流行于投料高峰期的高温期,由海豚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感染导致,偶尔也可分离到格氏乳球菌,病鱼鳃盖内侧发红,尾柄皮下常有干酪状坏死灶,内脏各器官充血,肠壁松弛发红,肠内有淡脓性液体,常被诊断为肠炎。
8 危害金鲳的其它细菌病病害还有流行于冬季饶平柘林湾的鳗败血症假单胞菌病,也可导致大量死亡。金鲳鳃丝上也常可检测到衣原体感染形成的上皮囊肿,危害不明。此外,池塘养殖的金鲳也容易感染淀粉卵甲藻病,病经常与海水小瓜虫病同时暴发。
以上内容由北京市农业局于2014年05月28日发布,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