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1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得深思为什么棚虾就能养活?!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6263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 11:3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年广西的土塘养殖成功率明显降低,广东珠三角更不用说,以前成功率很高的海南今年据说也不行了!而用小棚养殖,特别是封闭养殖的如东和胶南,成功率都很高,有报道说如东今年头造虾成功率很低那是瞎扯,养不成的都是有原因的。福建的棚虾养殖成功率也明显比土塘高许多。为什么同样的虾苗,拿到棚里养殖就能养成?在广东、广西的土塘里就养不活,什么前期肝脏急性坏死啊,什么中后期偷死啊!搞传染病的专家们一会白斑病毒,一会弧菌,一会又肝肠胞虫啊,这些病原到棚里就没有了?!为什么到棚里就能养成,值得我们深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唐绍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77

帖子

2557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557
2#
发表于 2015-9-1 13:30:14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各种检测手段的升级,以后能检测出的病原生物会越来越多,是不是引起某种病的病因,这个很难讲。
中国人普遍喜欢跟风,科研也受影响,某个专家宣称发现了某个新病原,其他研究人员马上朝这个方向发力,找个新品种或新地区进行所谓的研究,换汤不换药,如果也发现了一样的病原,就好像找到真理了。这样接连有几个专家一起呼应之后,其他人想反驳,马上制造舆论呼死你

棚虾早期集中投料管理,营养跟得上,且水温相对稳定,应激少,后期分池或分批出虾,池塘压力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9

帖子

4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463
QQ
3#
发表于 2015-9-1 15:19:09 | 只看该作者
lwr2012 发表于 2015-9-1 13:30
随着各种检测手段的升级,以后能检测出的病原生物会越来越多,是不是引起某种病的病因,这个很难讲。
中国 ...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9-1 20:06:4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边有这种现象,本人不才,但是感觉增氧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
1、养大水虾,增氧能力0.75kw/亩,有时候还加不起来,棚虾能增加到1kw/亩,有一些还不止;
2、棚虾期间温度较低,相对于白水虾的高温期,水体耗氧量降低;
3、棚虾的时候,养殖户对增氧的药物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大水虾的时候,很多养殖户要到80~60条/斤左右定位时候才想起晚上加增氧剂,但是再棚虾的时候100~150条/斤的时候就想起用“氧速保”,有一部分客户甚至天天晚上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65
5#
发表于 2015-9-2 07:59:5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信仰的壳 发表于 2015-9-1 20:06
我们这边有这种现象,本人不才,但是感觉增氧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
1、养大水虾,增氧能力0.75kw/亩,有 ...

那这样看来,还是要看投入和管理情况啊!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6263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424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08:52:0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信仰的壳 发表于 2015-9-1 20:06
我们这边有这种现象,本人不才,但是感觉增氧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
1、养大水虾,增氧能力0.75kw/亩,有 ...

增氧能力确实很强了,一般都在2瓦/立方水以上。土池小棚一般不低于2瓦/立方水体,正常产量2斤/立方水,增氧能力越强的养殖成功率越高,越能养殖成大规格,如果增氧能力不足,半路就出事了,不出塘不行了。福建西浦提供的资料看10瓦/立方米,可以产到10斤虾/立方水。最近山东胶南水泥池中后期增氧能力达到14瓦/立方水。产量可以达到14斤左右/立方水。由此看来,1瓦正常出1斤虾。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6263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424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08:59:24 | 只看该作者
好好总结一下棚虾能养活的原因,比整天研究为什么室外土塘养不活更有意义,眼睛整天盯着病原不行。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2 09:00:1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同样的规格,棚虾的价格基本是碾压大水虾的价格,养殖户们就有激情,也愿意及时卖虾降低密度,这样能大大降低后期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9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04
QQ
9#
发表于 2015-9-2 17:28:44 | 只看该作者
可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9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26
10#
发表于 2015-9-2 21:36:09 | 只看该作者
棚虾的成功率高,感觉吻合了马老师的可控生态养殖理念和流行病学的相关规律!拿如东小棚虾为例:
1:纯地下水养殖,隔绝了病毒,细菌,经过自然砂滤的水源,保证了水体不带毒,解决了病因。
2:养殖全程扣棚,解决了天气问题带来的诱发因素和塘与塘之间的病原传染,把风险分摊到一个个小棚里,提高了成功概率。
3:水深80公分,虽然小棚里,气泡病现象普遍,基本水肥的池塘,对虾身体都能看到大量气泡,纳米增氧盘全天候增氧,曝气量足,功率大。水体自我调节能力强。气泡病诱发的大规模发病不多。
4:解决亚硝酸盐的问题,相对简单。如东小棚虾中后期,亚盐家家爆表,最高见过4.0,只要把盐度提到1%以上,配合增氧改底,少用菌调水,多用弱氧化剂调水,脱壳期帮助虾脱壳。出现偷死现象极少。小棚提盐度相对简单,所以 小棚虾养殖,越到后期盐度越高。土池却很难做到这点。
以上是本人浅显认识,如有不足,望唐老师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6263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424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12:51 | 只看该作者
地狱男爵 发表于 2015-9-2 21:36
棚虾的成功率高,感觉吻合了马老师的可控生态养殖理念和流行病学的相关规律!拿如东小棚虾为例:
1:纯地下 ...

有道理,特别是你说的相对封闭,水源安全不带毒,扣棚避免其他池塘白斑病毒传染;扣棚水体相对稳定,气候变化对水体影响小,都是成功的关键点。
我补充的另一点是增氧能力相对充足,按照1方水2瓦计算,折合一亩1米深就是1.3千瓦,现状正常产量2斤/立方米来讲,还基本上满足需要。就相当于土塘1亩1米水深1.3千瓦产量1300斤虾。如果提高产量或更好养就需要提高增氧能力。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026

帖子

1968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968
12#
发表于 2015-9-3 19:08:1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信仰的壳 发表于 2015-9-2 09:00
还有一点,同样的规格,棚虾的价格基本是碾压大水虾的价格,养殖户们就有激情,也愿意及时卖虾降低密度 ...

同样的规格为什么有价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2698

帖子

96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625
13#
发表于 2015-9-3 23:54:0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新塘旺三年

能换水,能24小时充气增氧

相对水处理能力强

这样的环境养虾比较容易长虾
养殖一成不变是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65
14#
发表于 2015-9-4 06:55: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新塘旺三年”,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如今在整体养殖成功率下降的情况下,棚虾成功率高,我觉得可能还是跟棚虾养殖相对可控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2698

帖子

96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625
15#
发表于 2015-9-4 08:14:18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15-9-4 06:55
“新塘旺三年”,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如今在整体养殖成功率下降的情况下,棚虾成功率高,我觉得可能还是跟 ...

他们的模式能够减少天气引起的应激,降低天气环境的影响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同时能够24小时流水,一边进水一边排水,通过抽取地下水减少病原的传入。

配合充气增氧,当然要比一般的土池塘要好得多

所以说,养殖未来的处理在于工厂化,在于人为地干预下,保持环境和水质的相对平衡和稳定,降低天气的影响。避免靠天吃饭的尴尬。

我们技术工作者,任重道远啊
养殖一成不变是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1-12 06:00 , Processed in 0.19661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