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白鳃病”的初步调查结果
雷燕、陈世豪、邓志强
大黄鱼,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其体色金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为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是普通网箱养殖,另一种则是是深海网箱养殖,浙江宁波已经开启深海养殖大黄鱼模式。近年来,高温期出现的一种被养殖户均称为“白鳃病”的疾病危害越来越严重,局地发病率30%以上,发病后死亡率高达70%,给大黄鱼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期我们对福建宁德和浙江宁波网箱养殖患“白鳃病”的大黄鱼进行了调查,初步确定引起本次调查的网箱养殖大黄鱼“白鳃病”的病原是大黄鱼虹彩病毒(LYCIV)。本文为大家介绍大黄鱼“白鳃病”的相关知识,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以减少经济损失。
一、大黄鱼虹彩病毒
大黄鱼“白鳃病”的病原为大黄鱼虹彩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细胞肿大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核衣壳为大型二十面体,病毒核酸为DNA直径约150~200nm(图1)。
图1 脾脏组织细胞中病毒颗粒的电镜图。
A,多个病毒在同一个细胞中;B,成熟病毒粒子可见外膜和中央电子透光核。(摘自Gengshen Wang等)
二、流行情况
大黄鱼“白鳃病”具有传染性和致死性,主要发生在夏季高温期,发病水温一般为23~30℃,最适发病水温27℃。养殖网箱发病率约30%,发病网箱死亡率可高达70%。从规格5~10cm的幼鱼到成鱼均可发病死亡(图2)。急性发病期3~5天左右,慢性发病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图2 感染大黄鱼虹彩病毒造成死鱼
三、发病症状
患病大黄鱼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在水面缓慢游动,表现出呼吸困难,或漂浮于水面(图3),取漂浮水面的病鱼见体表无明显异常,体色发白(图4),打开鳃盖,见鳃丝完好,均呈现贫血状态,发白(图5)。解剖见病鱼肝脏发白肿大(图6、图7);脾脏肿大发黑(图8);肾脏肿大,剪开肾脏无血液,流出大量组织液样液体(图9);脑组织无明显异常(图10)。
图3 病鱼漂浮于水面
图4 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体色发白
图5 病鱼鳃呈贫血状态,发白
图6 病鱼肝脏肿大、发白
图7 病鱼肝脏肿大、发白
图8 病鱼脾脏肿大发黑
图9 肾脏肿大,剪开肾脏无血液,大量组织液
图10 脑组织无明显异常
四、实验室检查结果
取患病大黄鱼的鳃做寄生虫检查,接种肝脏、肾脏和脑组织至加10%胎牛血清的脑心浸液琼脂培养皿(BHIA)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肝脏、脾脏、肾脏和脑组织做病毒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病鱼鳃上未见寄生虫感染,培养皿中未分离出病原菌。普通PCR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真鲷虹彩病毒(RSIV)、神经坏死病毒(VNNV)均呈阴性,大黄鱼虹彩病毒(LYCIV)呈阳性;采用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黄鱼虹彩病毒呈阳性,且鳃发白越严重的病鱼,Ct值越低,说明组织中病毒粒子含量越高。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病鱼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少量细胞散在坏死;脾脏细胞弥散坏死,轻度淤血,较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肾脏局部轻微淤血,细胞散在坏死,少量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鳃组织坏死严重,上皮细胞弥散坏死;脑未见明显异常。
综上,经流行病学检测未发现寄生虫、细菌分离培养未分离出致病菌,现场调查未发现水质恶化、营养不良等致病因素,抗菌药物治疗亦无明显效果,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断大黄鱼“白鳃病”是由大黄鱼虹彩病毒感染所致。
五、防控措施
目前大黄鱼虹彩病毒病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1、合理布局网箱,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水流畅通,保持水体中溶解氧充足,防止缺氧。
2、科学投喂饵料,高温期尽量减少投喂鲜饵,不投喂氧化变质的饵料,尽可能投喂颗粒料,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3、定期在饵料中添加“LY-生命素”(10克/公斤饲料)以及“营养快线”(10克/公斤饲料)等增强鱼体免疫力,提高鱼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同时,也可定期内服“肝胆易康”(10克/公斤饲料)等保肝护肝的药物,改善肝脏功能。
4、可投喂一些具有抗病毒、广谱杀菌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清毒康”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也可适量投喂一些抗菌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