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难肥?来对号入座看是什么在作祟
吴佳燕、任志强
肥水是水产养殖中绕不开的话题,无论什么养殖品种都跳不出肥水的手掌心,尤其是养殖前期,虾苗需要提前肥水培藻、培虫提供天然饵料,补充前期营养;蟹苗、小龙虾池塘前期肥水可以抑制青苔生长;鱼苗肥水稳定水质减少水质变化引起鱼苗应激。前期一塘透明度适中、水质稳定的水可以提高前期成活率,而保证前期成活基本决定全程成活率。但肥水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总会遇到水难肥的情况,究竟是哪些因素在作祟,看本文解析的原因里是否有你池塘存在的短板。
一、基础硬件缺乏,藻类难生长
1、缺乏藻种
老水池塘很少会缺乏藻类,除非冬季水浅,水清澈见底的池塘就需要适当引入藻种。新进的水,主要看水源:河道外源水藻类一般都较为丰富,但部分地区水源为地下水,缺乏藻类,进水后需要适当加入水质指标正常的外源水补充藻种。
2、缺乏营养
一些新开挖或者有定期清淤的池塘容易缺乏营养,可以适当补充氮、磷、钾肥等,但这些肥只能是辅助肥水,不是长久之计,用这些肥肥水肥效不持久,容易“掉清”。淤泥厚的池塘往往不缺氮、磷等,因此减少化肥的使用,多补充碳源,平衡营养促进藻类生长。另外肥料还是得选择营养全面、全价可溶的有机肥当主角,如“藻安生/肥水肽”,才能确保水质藻类丰富、肥效持久、水体稳定。
3、缺乏阳光
藻类光合作用需要阳光,连续阴雨天藻类活力差,甚至好不容易“熬”出来的水色,一下又暗下去。关注天气预报,抓住连续晴天,及时肥水,提高水质稳定性。等水色上来后再加深水位,具体水位可以根据品种和池塘条件安排,减少变天对水质造成的影响。
二、力不从心,藻类繁殖慢
基础硬件条件容易解决,但往往隐形杀手却难以攻破。
1、池塘抑制藻类繁殖物质多
放苗前的消毒、杀虫等措施造成水中各种毒素残留影响藻类生长繁殖,如水体余氯残留会造成藻类难繁殖。此外重金属残留也会抑制藻类生长,有研究表明Cu2+、Zn2+、Cd2+对部分藻类的超微结构造成破坏,使用地下水的池塘可以使用“碧水安”解毒后再肥水。pH值也影响藻类繁殖,pH值低于6或者高于10,藻类生长都受到抑制且可能大量死亡,对于容易反酸或反碱的池塘要尤为注意。
2、营养不全面
水体营养不平衡的池塘,尤其是总碱度低的水体,藻类很难繁殖,光合作用强时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大量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缓冲,当缺乏时藻类就无法保持丰度。养殖周期长的池塘微量元素可能是藻类繁殖短板,如微量元素铁是多种酶系的辅助因子,藻类光合作用依赖于铁, 同时铁与氮源之间存在交互影响作用,对增强藻类对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还原效率、转移速率作用十分显著;锰是三羧酸循环中某些酶的活化剂,缺少时就会影响对硝酸盐的利用,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锰参与,锰还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缺少时,叶绿体结构会破坏、解体。因此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可以锦山添花。
3、竞争营养
青苔、水草多的池塘藻类很难形成优势种群,主要由于青苔、水草和藻类竞争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繁殖,局部处理青苔或人工打捞,减少青苔数量。另外菌制剂的大量使用也会减少藻类数量,池塘养殖前期有机质少,藻类、菌类营养少,若大量培菌只会越用水越清。
4、敌害生物多
轮虫以藻类为食,当池塘处于轮虫、枝角类高峰期时,水难肥,等高峰期过去后,条件合适水色自然就容易起来。不能忽视的还有贝类,贝类可以滤食藻类导致水清透明度高,在福建漳州部分地区,有的对虾养殖池塘岸边、增氧机绳上会生长大量偏顶蛤,造成养殖池塘水清,严重影响对虾养殖,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