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6-7-25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 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bacterium, nonpathogen)。这一概念并非绝对的,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时,能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其结局根据致病菌和宿主两者力量强弱而定,可为感染不形成;感染形成但逐渐消退,患者康复;或感染扩散,病人死亡。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人类与自然环境接触密切,因而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人体各部位常见的正常菌群见表6-1。 表6-1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 主要菌类 皮肤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口腔 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乳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白假丝酵母菌、梭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类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眼结膜 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奈瑟菌 胃 一般无菌 肠道 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真细菌、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 尿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阴道 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白假丝酵母菌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一门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学科;也是研究微观生态平衡(eubiosis)、生态失调(dysbiosis)和生态调整(ecological adjustment)的一门新兴学科。 正常菌群对构成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其生理学意义有: 1.生物拮抗 致病菌侵犯宿主,首先需突破皮肤和粘膜的生理屏障作用。其中机制之一是寄居的正常菌群通过受体和营养竞争,以及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等方式抵抗致病菌,使之不能定植(colonization)或被杀死。实验发现,以鼠伤寒沙门菌攻击小鼠,需10万个活菌才能使其致死;若先给予口服链霉素杀抑正常菌群,则口饲10个活菌就能致死。 2.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例如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能合成维生素K等,除供菌自需外,尚有多余为宿主吸收利用。因此,病人若选用的抗生素亦能杀伤大肠埃希菌,则病人将发生该类维生素的缺乏,应予以补充。 3.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亦可刺激其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物质对具有交叉抗原组分的致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例如无菌鸡的小肠和回盲部淋巴结较普通鸡小4/5,小肠集合淋巴结也仅为普通鸡的40%大小。若将无菌鸡暴露在普通环境中饲养,使其建立正常菌群,则两周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能提高至与普通鸡群相近。 4.抗衰老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有抗衰老作用。健康乳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98%。成年后,这类菌数量大减,代之以其他菌群。进入老年后,产生H2S和吲跺的芽胞杆菌菌类增多。这些有害物质吸收后,可加速机体的衰老过程。 此外,正常菌群可能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机制是转化某些致癌物质成非致癌性,以及激活巨噬细胞等免疫功能等。 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这样,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这种特定的条件主要有下列几种: 1.寄居部位的改变 例如大肠埃希菌从原寄居的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流等。 2.免疫功能低下 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可造成全方位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使一些正常菌群在寄居原位穿透粘膜等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流,出现各种病态,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3.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菌群失调时,往往可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即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原因是长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后,大多数正常菌群被杀或抑制,而原处于少数劣势的菌群或外来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二重感染的常见菌有金黄色葡萄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和一些革兰阴性杆菌。临床表现为假膜性肠炎、肺炎、鹅口疮、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等。若发生二重感染,除停用原来的抗菌药物外,对检材培养中优势菌类需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合适类型的药物。同时,亦可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协助调整菌群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正常菌群的原来生态平衡。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有的只对人类有致病性,有的只对某些动物有,有的则对人类和动物都有。不同致病菌对宿主可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例如伤寒沙门菌对人类引起伤寒,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因此,致病性是细菌的特征之一。 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即致病性的强度,是量的概念。各种致病菌的毒力常不一致,并可随不同宿主而异;即使同种细菌也常因菌型、菌株的不一而有一定的毒力差异。 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close,ID50)表示。即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但由于是实验动物,且接种途径常非自然感染途径,故这类指标只能作为判断细菌毒力的参考。致病菌的致病机制,除与其毒力强弱有关外;侵入宿主机体的菌量,以及侵入部位是否合适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细菌的毒力物质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是侵袭力和毒素,但有些致病菌的毒力物质迄今尚未探明。 侵袭力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invasiveness)。侵袭力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等。 1.荚膜 荚膜具有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使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产生病变。例如将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注射至小鼠腹腔,细菌易被小鼠吞噬细胞吞噬、杀灭;但若接种有荚膜的菌株,则细菌大量繁殖,小鼠常于注射后24h内死亡。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以及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等都是位于这些细菌细胞壁外层的结构,通称为微荚膜,其功能与荚膜相同。 2.粘附素 细菌引起感染一般需先粘附在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上皮细胞,以免被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肠蠕动、粘液分泌、尿液冲洗等活动所清除。然后,细菌在局部定植、繁殖,产生毒性物质或继续侵入细胞、组织,直至形成感染。 3.侵袭性物质 有些致病菌例如志贺菌、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中140 MD大质粒上的inv基因,能编码侵袭素(invasin),使这些细菌能入侵上皮细胞。假结核耶氏菌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亦能产生侵袭素。福氏志贺菌的virG基因所编码的IPa、IPb、IPc等侵袭性蛋白,能使该菌向邻近细胞扩散。致病性葡萄球菌凝固酶,能使血浆中的液态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围绕在细菌表面,犹如荚膜然可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A群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能降解细胞间质透明质酸、溶解纤维蛋白、液化脓液等中高粘度的DNA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这些侵袭性物质,一般不具有毒性,但在感染过程中可以协助致病菌抗吞噬或向四周扩散。 毒素 细菌毒素(toxin) 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可分为外毒素(exotoxin)和内毒素(endotoxin)两种。 1.外毒素 产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梭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某些革兰阴性菌中的痢疾志贺菌、鼠疫耶氏菌、霍乱弧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大多数外毒素是在菌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细胞外;也有存在于菌体内,待菌溶溃后才释放出来的,痢疾志贺菌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的外毒素属此。 外毒素的毒性强。1mg肉毒毒素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毒性比KCN大1万倍。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作用,各引起特殊的病变。例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眼和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又如白喉毒素对外周神经末梢、心肌等有亲和性,通过抑制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 多数外毒素不耐热。例如白喉外毒素在58—60℃经1—2h,破伤风外毒素在60℃经20min可被破坏。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min。大多外毒素是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保有免疫原性,是为类毒素(toxoid)。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抗体。类毒素和抗毒素在防治一些传染病中有实际意义,前者主要用于人工主动免疫,后者常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 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等,可分成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 2.内毒素 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亦有类似的LPS,有内毒素活性。 内毒素耐热,加热100°C经1h不被破坏;需加热至160°C经2-4h,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min才灭活。不能用甲醛液脱毒成类毒素。内毒素注射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但中和作用较弱。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感染的发生,除致病菌必须具有一定的毒力物质外,还需有足够的数量。菌量的多少,一方面与致病菌毒力强弱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宿主免疫力的高低。因机体绝不是像装有培养基的器皿,可以允许致病菌任意繁殖。一般是细菌毒力愈强,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愈小;反之则菌量需大。例如毒力强大的鼠疫耶氏菌,在无特异性免疫力的机体中,有数个菌侵入就可发生感染;而毒力弱的某些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菌,常需摄入数亿个菌才引起急性胃肠炎。三、细菌侵入的部位 有了一定的毒力物质和足够数量的致病菌,若侵入易感机体的部位不适宜,仍是不能引起感染。例如伤寒沙门菌必须经口进入;脑膜炎奈瑟菌应通过呼吸道吸入;破伤风梭菌的芽胞进入深部创伤,在厌氧环境中才能发芽等。也有一些致病菌的合适侵入部位不止一个,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等部位都可以造成感染。各种致病菌都有其特定的侵入部位,这与致病菌需要特定的生长繁殖的微环境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