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虾专题】带你认识虾肝肠胞虫

[复制链接]

593

主题

977

帖子

2639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6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15 10:50: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带你认识虾肝肠胞虫

章明凤

       虾肝肠胞虫(EHP)于2009年在泰国养殖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首次报道,2013年以来在我国广东、浙江、江苏、天津、辽宁等对虾养殖主产区先后发现有虾肝肠胞虫流行。常见感染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重要养殖虾类,感染虾肝肠胞虫可导致对虾肝胰腺坏死,出现生长缓慢甚至体弱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有研究认为,近年对虾暴发的白便症与虾肝肠胞虫存在关联。虾肝肠胞虫为何物,对对虾养殖影响如此严重,又该如何防控?下文我们一起结识虾肝肠胞虫。
       一、虾肝肠胞虫的“真面目”
       虾肝肠胞虫属真菌界、微孢子虫门、壶孢目、肠胞虫科、肠胞虫属,为单细胞生物,专性细胞内寄生,传统分类法曾将其划分为原生动物界、微孢子虫门、微孢子虫目、微孢子虫科、肠胞虫属。主要寄生于对虾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及肠道上皮细胞,是一种个体较小的微孢子虫,成熟孢子为卵圆形,约为0.7~1×1.1~1.6μm。微孢子虫具有极管,呈螺旋状缠绕在孢子内部,接触宿主细胞时利用极管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发育过程包含了孢原质期、裂殖期、产孢期和成熟孢子四个阶段。

图1  微孢子虫模式图(源自网络)

       二、虾肝肠胞虫对虾的影响
       对虾感染EHP的危害严重程度取决于其孢子在肝胰脏中的数目,孢子的数目越多,对虾生长的影响越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⑴虾肝肠胞虫寄生于对虾肝脏及肠道细胞内,造成吸收功能下降,营养不良导致对虾生长缓慢,同一池塘的虾规格参差不齐。生长缓慢的虾因体瘦弱抗病力差,蜕壳期出现零星死亡,如遇异常天气和水质突变等应激时可造成大量死亡。
       ⑵有研究认为感染虾肝肠胞虫的对虾存在肝胰腺坏死的风险,EHP是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AHPND/EMS)和败血性肝胰腺坏死(SHPN)的一个危险因素,EHP感染增强了对虾AHPND、SHPN感染的敏感性,加重了肝胰腺细胞的坏死和脱落,提高了AHPND和SHPN的死亡率。2019年利洋公司调查发病池塘也发现对虾肝胰腺坏死与虾肝肠胞虫具有密切联系。可能和EHP感染导致虾免疫力降低,机体更容易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引起交叉感染有关。
       ⑶2010年越南有学者认为对虾白便综合征是由虾肝肠胞虫引起。2016年有报道发现,经历白便综合征与没有白便综合征的虾肝胰脏组织及池塘中的EHP呈负相关关系,即经历白便综合征的虾肝胰脏组织及池塘中的EHP含量高于没有白便综合征的虾或池塘,认为对虾白便症与虾肝肠胞虫存在关联。

图2  发病虾生长缓慢,规格参差不齐

       三、虾肝肠胞虫的流行特点
       EHP孢子“耐受性”极强(有专家认为可以耐受长达50年的干燥),没有明显的易感水温或季节,在苗种培育和成虾养殖阶段均有出现。具有如下传播和发病特点:
       ⑴传播方式
       虾肝肠胞虫感染对虾可水平传播或垂直传播,即虾经口摄食寄生虾肝肠胞虫的病虾、饵料(如沙蚕、桡足类、轮虫、卤虫等)或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或通过亲虾传播给子代。
       其在宿主细胞内繁殖,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水环境中形成孢子体,散在分布于水体或附着于藻类、碎屑、饲料表面及底泥环境中,孢子可在养殖环境中累积进行传播。
       ⑵影响因素
       据相关调查发现,感染虾肝肠胞虫发病的对虾池塘具有如下特点:养殖密度越低,感染EHP的几率也越低;高盐度养殖对虾相对低盐度感染EHP的几率增加;池塘有机质越多,患病风险越高,可能与微孢子虫的中间寄主生活环境有关。其孢子数目与养殖天数成正比,养殖天数越长,孢子数目越多,特别是在养殖40天左右,会出现一个暴发的高峰期。
       四、发病诊断
       虾肝肠胞虫虫体较小,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压片镜检虫体的形态特征较难确诊,通常是采用实验室普通PCR或套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等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另外,固定样品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对虾肝脏有大量虾肝肠胞虫,发病虾肝胰腺组织严重病变,肝胰腺腔体变小或消失,部分肝胰腺上皮细胞出现坏死或脱落,说明对虾已产生危害。一般认为肝胰腺中EHP在103copies/ng DNA以上可能代表较高的风险。

图3  发病南美白对虾肝胰腺组织切片可见虾肝肠胞虫

       五、虾肝肠胞虫的防控
       虾肝肠胞虫的孢子壁较厚,可达10nm,且成熟的孢子具有一层坚韧的几丁质外壳,一般药物难进入虫体,目前针对该病尚未发现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措施,只能根据其流行特点进行防控。
       ⑴清塘灭孢
       有研究发现经过砂滤、臭氧消毒、紫外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后的养殖用水未检测到EHP,证实消毒处理可以预防EHP感染和传播。所以,对于EHP发病率高的地区(如珠三角土塘养殖)、对虾生长缓慢的养殖池塘需进行彻底全面的清塘消毒。如翻耕塘底(10厘米左右),使用400公斤/亩以上的生石灰彻底清淤,使塘底的pH值达到12,并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塘底完全晒干,可有效杀灭微孢子虫。
       ⑵水源、工具、饵料消毒  
       氯制剂、高锰酸钾等消毒,处理养殖水源中的野虾野蟹、浮游生物及水体中的孢子虫。日常养殖生产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后再使用。投喂沙蚕、卤虫、丰年虫等活饵时,建议经过冷冻、巴氏消毒或者X射线消毒以后再使用,避免摄食携带病原的饵料生物。
       ⑶加强检疫  
       EHP可垂直传播,所以须严格对亲虾及苗种进行检疫,培育无特定病原******虾苗,可有效降低对虾EHP感染率。亲虾培育池要彻底清洗干燥后用氢氧化钠消毒,所有设备均要在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至少3个小时,充分凉干,使用前再用200ppm、pH值低于4.5的盐酸喷洗处理。
       ⑷提高免疫力  
       内服保肝护肠药物(如益生菌、中草药、维生素等),提高免疫力,避免病原“趁虚而入”。
       ⑸控制其它影响因素
       如控制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低盐度水体进行养殖;勤调水改底,减少池塘有机质等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另外,及时清理发病虾和死虾,不随意排放发病池塘养殖尾水,对防止虾肝肠胞虫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十分重要。
       另外,有研究表明维持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氮6-9mg/L、亚硝酸盐10mg/L),可以有效控制虾体内EHP携带量,但并不能杀死EHP,在实际养殖生产中适用性不强。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1788

帖子

5353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353
2#
发表于 2020-12-22 18:23:21 | 只看该作者
检测结果来看,对虾白便与肝肠胞胞虫有很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1-11 13:42 , Processed in 0.18065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