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注意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防控
雷燕、梁万里、张会军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作为我国一种淡水名优养殖品种,养殖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江苏等黄颡鱼主养区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暴发性死亡(图1),给黄颡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确认,近期引起黄颡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是黄颡鱼杯状病毒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季,一旦感染,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本文为大家介绍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病原、流行情况、诱发因素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与帮助。
图1 黄颡鱼感染杯状病毒暴发性死亡
一、病 原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病原为黄颡鱼杯状病毒(Yellow catfish calicivirus,YcCV)。YcCV属小RNA病毒目中的杯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球形(图2),直径约35nm,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为7432bp。
图2 患病黄颡鱼的肾脏(A)和脾脏(B)中的病毒粒子(摘自Wenzhi Liu等)
二、流行情况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主要发生在春季,珠三角地区秋冬季也有发生,发病水温一般为18~25℃,最适发病水温为20℃,个别地区水温低于15℃也有发病,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大小规格的鱼都能感染。发病严重的池塘死亡率可高达90%,急性发病期3~5天,慢性发病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患病的黄颡鱼厌食、不吃料,或头朝上尾朝下垂在水中(图3),个别鱼出现“打转”或趴边(图4)。捞起病鱼体表光滑,随着病程延长,体表会出现脱粘的情况;观察多数病鱼下颌、鳃盖和口腔基部有明显出血现象(图5);检查病鱼鳃无明显病变,个别病鱼鳃上有少量指环虫、车轮虫;解剖肝脏色浅,脾脏充血、发黑,肾脏肿大、严重出血和弥散性坏死(图6)。
图3 病鱼头朝上尾朝下垂在水中
图4 病鱼趴边
图5 下颌出血
图6 脾脏充血、发黑,肾脏肿大、出血
三、诱发因素
1.养殖环境恶化
进入春季后,气温和水温都逐渐上升,随着投喂量的加大,池塘容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导致养殖黄颡鱼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发病。
2.气泡病
冬春季节转换,天气时暖时寒,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天气转晴升温,水温剧烈变化,容易造成水中氧气或其它气体过饱和,发生气泡病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病毒病。
3.缺氧
黄颡鱼多为高密度精养,很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特别是在春季“回南天”“白撞雨”等低压闷热天气,更容易出现缺氧,应激发病。
4.刺激
使用消毒、杀虫等刺激性大的药物后,也会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发病。
四、防控措施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一旦暴发,死亡量大,损失严重,因此,提前做好针对该病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1.开春后的天气反复变化容易出现水变、返底等情况,开春时可用“碧水安”“底居安”等产品,少量多次调水、改底,减少水质、底质突变,诱发发病。
2.强增氧,多开增氧机,缺氧天气可使用“速解安”“底加氧”等协助增氧。
3.选择优质蛋白饲料,科学合理投喂,保证营养摄入,平时投喂注意保肝促消化,增强鱼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开春后,加料要适量,突然吃料太多容易诱发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发生。
5.少杀虫,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杀虫剂和消毒剂。
6.发病后减少投喂,加大增氧力度,以改底、调水为主,保持养殖环境稳定。
7.待病情稳定后,及时拌料投喂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细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