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转贴]我国对虾养殖发展历程及趋势(一)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esehugh
时间:
2007-9-8 23:40
标题:
[转贴]我国对虾养殖发展历程及趋势(一)
20多年来,全球对虾养殖业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对虾白斑综合症(WSSV)暴发流行病,90年代初相继蔓延到所有亚洲主要养虾的国家,且均遭受重大损失。1997年在南美洲对虾养殖区也出现流行,并对该区养虾业造成重大影响。至今,WSSV仍然是全球对虾养殖的第一杀手。 人们在应用各种单一措施均无效果的情况下,开始反省以往的养殖观念,改变过去的养殖理念,使用新的养殖模式,变换新的养殖品种,从而使对虾养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98年以前全球对虾的产量一直没有超过80万吨,自1999年后,全球对虾养殖产量迅速提升,2003年超过了170万吨。全球对虾养殖的国家也由原来的30多个增加到目前的70多个。对虾养殖业在海洋渔业经济中已成为发展迅速、最具有活力的一个产业,成为亚洲、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重要出口创汇的产业。 一、世界养殖对虾概况 1982年,对虾养殖产量在世界虾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不到5%,到2003年,已上升到37%。图1以2003年养殖对虾的产量列出了世界主要养殖对虾的国家。 由于1997年~1999年养殖对虾的国际市场价格非常好,于是一个新的对虾养殖高潮突然掀起,越南和印度成为对虾的主要出口国,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也调整水产养殖结构,不断扩大养虾的面积。2002年,中国养殖对虾产量超过泰国又再居世界第一位,泰国又不想失去其世界养虾领先的地位。在此背景之下,全球养殖对虾的面积激增,产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了对虾供过于求的局面,供求市场关系被破坏,国际市场上对虾交易的价格大幅下降,是对虾养殖者失去了丰厚的利润。 2001年底和2002年初,对虾主要进口地区——欧盟陆续从亚洲进口的养殖对虾中查出了氯霉素,拒绝了从亚洲进口对虾,这无疑对对虾养殖主产区的亚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2002年底,美国的对虾产业联盟又开始酝酿向12个国家的养虾业发难,准备起诉再美国市场上倾销养殖对虾。2004年底美国裁定的较高反倾销税落到六个最大的对虾养殖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其次是越南、印度、泰国、巴西和厄瓜多尔。在最大的进口国失去份额,对于以养殖对虾出口为导向的几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毫无疑问,又是一个重创。 养虾业者在低价位上已苦苦挣扎了几年,然而致命的低价并没有毁灭对虾养殖业。相反,几个主要养虾国家的业者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管理策略和低的生产成本来应对。巴西将对虾养殖成本控制在1美元/磅;厄瓜多尔将对虾养殖的成本控制在0.95美元/磅;中国对下的养殖成本控制在0.8~0.9美元/磅。一些发达国家很难想象:即使在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下,中国、越南和巴西和养虾业者还赚钱,养殖的规模还在扩大。本来一些发达国家的组织对全球的对虾养殖业就抱有成见,与发展中国家就养虾业的争执从未终止过,其不同观点。 二、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回顾 我国对虾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发展期。从80年代初到1987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从几千公顷发展到近10万公顷,养殖对虾产量从几百吨增长到近20 多万吨,此阶段的特点是:一养殖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育苗商业化,饲料生产工业化,水产冷冻加工业开始起步,对虾养殖成为辽宁、山东、河北三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第二阶段为平稳期。从1988年至1992年,养殖队虾的产量保持在20万吨左右,连续几年产量居全球之首,并在国际对虾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阶段为萧条期。从1993年至1997年,由于1993年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性流行,养殖对虾产量急剧下降,从此北方的对虾养殖业一蹶不振,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92年的22万多吨,下降到1994年的5.5万吨,此阶段的特点是:大部分虾场因病害严重,又无法控制,只得转产养殖其它种类或者放弃。第四阶段为恢复—快速发展期。从1998年至2003年,历经多年的不断探索,政府和企业把对虾养殖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2000年养殖对虾产量又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期间,对虾企业把握各种机遇,排除不利因素,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养殖对虾的出口也取得了重大成绩,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养殖对虾的出口也取得了重大成绩。此阶段的特点是:开拓了新的养殖模式—高位池、地膜池等,养殖品种增加,对虾流行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对虾养殖的区域主要集中广东、广西、海南三省。 目前,我国对虾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4年,我国海水养殖的对虾产量达到53.5万吨,约占全球养殖对虾产量的31%。对虾养殖业进入高峰阶段。国际和国内的市场趋于饱和,价格一直在较低的价格区间徘徊,对虾养殖业进入微利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虾的价格持续下跌,并徘徊在低价位区间,对虾出口受到最大进口国的反倾销,养殖对虾的价格接近盈亏的临界点。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养殖对虾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9.8%,2004年已下降到18%,可以预测,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我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将会相对稳定在此区间,上下浮动的范围不会太大。 三、我国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经验 我国对虾养殖业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引进及试养成功 南美白对虾于1988年7月引进,1992年8月突破人工养殖技术,1994年获得了小批量虾苗。1999年以后开始进行大批量商业化人工育苗。南美白对虾具有优良的养殖性状,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快,适宜高密度养殖,适应低盐度水环境,抗病能力优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亲体在人工条件下容易培养,养成阶段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低。由于南美白对虾优良性状,养殖技术迅速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在南方地区每年可以养殖两茬。即使在北方地区室外养殖池也有100天以上的适宜生长期,容易达到上市的规格。 2004年,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其它对虾种类(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新对虾属等)。其中南美白对虾占总产量的63%,斑节对虾占11%,中国对虾占10%,日本对虾占8%,其它对虾种类近8%,南美白对虾已是我国对虾养殖中的绝对优势品种。 2、养殖对虾主要疾病的有效防治 通过连续多年对养殖对虾主要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方法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白斑综合症病原(wssv)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在养殖、繁殖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建立了实用、灵敏、准确的病原监测程序;使用健康虾苗;推广使用快速灵敏的对虾病毒检测技术(PCR法及核酸探针检测),使对虾的主要病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3、规范了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通过使用高标准小面积养殖池塘,采用限水量交换系统,选用不携带特定病原的健康虾苗,使用增养机、水质保护剂、有益细菌,控制池内单胞藻的种类和数量,改善和维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用优质饵料,控制养殖水体病原菌数量,以及养殖污水进化处理等措施,大大的提高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4、养殖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我国对虾养殖方式虽然以比较粗放的半精养占主要地位,但是养殖单池一公顷以下的小面积精养池,已经得到广泛的发展。虽然精养占养虾总面不足1/10,但是产量却接近总产量的1/3。值得注意的是:精养的快速发展,对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它相关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水质监测技术、疾病预防技术、饲料营养研究等。 近几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提高的幅度远远高于养殖面积增加的幅度,充分说明了我国对虾产量的提高不是依赖面积的扩大,而是依靠技术水平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获得的。 5、龙头企业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龙头企业对对虾产业的快速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饲料企业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对虾养殖发展和对虾市场拓展两个方面推动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饲料企业为例,几年来对虾饲料产量以几何方式递增,因为绝大多数的饲料企业采用的是赊销方式,这是由于前几年养殖对虾的利润非常可观,饲料企业等养出虾来再收钱,不担心虾农还不了钱,正是因为饲料的赊销,虾农只需拿出小部分的资金即可从事养虾,才致使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因为饲料在养虾的成本中接近70%,所以千家万户的养虾得以实现。在赊销的模式下,饲料企业为了减小风险,招聘了大量的水产养殖专业的大学生作为饲料的销售人员,积极推动了对虾饲料产业的发展。其次,因为饲料企业均为现代化管理模式,而养虾场多是传统的农民管理方式,在饲料的营销过程中,饲料企业向养虾业主传授了许多现代的经营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对于对虾加工企业来说,对生产的大量对虾进行收购、储藏、加工、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对提高养殖对虾的产品质量,稳定市场价格,推动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作者:
瞎说
时间:
2007-9-14 16:25
作者:
tangsl
时间:
2011-2-25 16:18
做对虾相关行业的都了解一下。 不错!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16882/)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