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海参养殖第九期《水产科技简报》 [打印本页]

作者: sometimes    时间: 2009-4-12 07:34
标题: 海参养殖第九期《水产科技简报》
累积效应对海参健康养殖的好处及若干相关问题的分析
丑善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利洋第九期《水产科技简报》也伴随着春天的气息和大家一起走入了第九个年头。不同于以往,这期简报没有特别强调招招式式,而是侧重在技术理念及认识上着重做了介绍。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详细地教给了大家如何制定系统的养殖计划和遇到问题时如何做到客观分析的方法。在受到经济危机及海参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希望这期简报能帮助广大养殖户朋友开拓一下思路,变不利为有利,在逆境中继续创造更多更好的效益!
一、累积效应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几年的养殖下来,一些能够跟着我们的技术理念坚持走下来的养殖户所养殖的海参不但产量高,周期短,而且抗病力强、品质非常高,虽然经过三四年的养殖参圈底质依然保持良好。究其原因系长期针对水质、底质、及营养方面灵活调整所得的累积效应结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质好的海参好比一个常期锻炼身体且注重保养的人体质很棒一样,贯穿于整个养殖期的良好生存环境的调控和适时的能量补充以及灵活的抗应激处理,使得海参也拥有了强壮的体质。实际表现在春天出礁摄食早,秋季回礁晚,在周边海参大面积发病情况下连续两至三年无任何病害,同时亩产量持续蝉联两至三年为当地养殖之首。这种成果的获得绝不是偶然原因造成的,也不是一日两日临时抱佛脚用了某种药物的结果,而是与这些养殖户在深悟了我们提倡的健康养殖技术理念后,根据海参生长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形成的累积效应分不开的。所谓累积效应就是日积月累的效应,是把一些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及时消灭和解决在萌芽状态等诸多正方面作用的累积。养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养殖过程中积累的很多问题就不能攒到一起来解决,因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某种神药能一下子就解决得了那些疾重难返的问题,以及因此而诱发的诸多病害。
如何更好地运用累积效应开展健康海参养殖呢?现将一些标杆养殖户的成功经验细述如下:
1、有一个好的心态。急于求成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不可取。不切实际,盲目随大流的态度不可取。病急乱投医的态度不可取。一知半解便自以为是的态度不可取。
2、有一套完整的检测工具和记录。针对参圈养殖而言,这套工具并不昂贵也不复杂,操作也非常简单。一套较精确的水质分析盒,一支表层温度计,一支盐度计,一本详细的记录。水质分析盒应具备测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氧、硫化物五个基本指标,测量参圈水质时应以测底层水为准。测量温度、盐度时应分水层测量。
3、有一个系统灵活的养殖计划。所谓系统是指贯穿于整个养殖季节的阶段性步骤,具体为:春季化冻后、春季水体同温期、春季摄食高峰期、夏眠期、夏季多雨期、秋季摄食高峰期、秋季水体同温期、冬季结冰期。各阶段应有计划性的采取相应灵活的措施。
4、有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服务队伍做后盾。由于从事海参养殖的人大多数对这一行业属于门外汉,所以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搞不懂、想不通的问题,无法凭着以前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利洋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是由水产专业人员组成,在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有信心并非常愿意为广大海参养殖户服务。
5、有一个养殖技术信息发布和养殖病害预警的平台。利洋水产病害防治服务中心设立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凡在本中心登记的客户,可免费享受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信息发布及病害预警通知。该平台已经设立了三年,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曾成功地避免了很多处于萌芽状的重大隐患发生。(另外,本中心还将免费为广大养殖户登记或提供参圈买卖信息、参苗供需信息、成参购销信息等)。
二、海参养殖四季病害防治措施细谈
1、春季化冻前后:
春季化冻冰尚未化尽时或化尽后初期的一段日子,有的参圈会发生飘活参的现象,外观症状有的体表有明显的气泡,有的尾部附着于礁上,头部游离漂浮于水中,同时伴有肿嘴病状,解剖后身体内壁充满了气泡,口的部位有个明显的气球状的大气泡。此种病我们将其命名为海参气泡病。其诱发原因系参圈底层某种气体(常见有氧气、甲烷等)过饱合后,被海参呼吸入体内形成。患此病的海参因体内栓塞严重,最终均会化皮死亡。大连皮口地区某参圈今年年初因圈内存在气眼诱发的汽泡病导致了一例全军覆没的情况。
防治办法:结冰中后期,每半个月开一次冰眼,每个冰眼以两米见方,间隔十至十五米,将速解安化水按每袋三亩
/米投放,同时保持两至三日白天冰眼处无冰。
春季化冻后,参圈从有冰状态转变到无冰状态,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池底水温从化冻前的4-6℃变化至化冻后的-1至1℃;水体出现了明显的盐度分层,表层盐度为10‰以下;缺少了冰层的覆盖,风浪及天气变化对海参的影响较大,水环境呈不稳定状态。水环境的剧变致使一些体质较弱的海参难以抗拒而出现死亡,同时也诱发了较大比例的应激性肿嘴病发生。
防治办法:化冻后马上投放激活,每亩/米水深投放一袋。同时投放速解安,每袋投放三亩/米水深。
2、春季水体同温期
春季化冻初期,表层水温低,底层水温高,风浪增氧及浮游藻类产氧大多分布于表层,此时表层水因温度低密度大,因而对流现象明显,上层氧气能随着对流现象向下溶解。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随之上升,当表层水温和底层水温相同时,水体进入同温期,对流现象消失,参圈底层一段时间会呈现缺氧状态。海参此时会通过大量滤水以获取水中氧气,因而会出现一定的肿涨状态,外观表现为体表水肿,并伴有缺氧性肿嘴病害。
防治办法:测量上下水温差,当上下水温相同时,投放底加氧每袋三亩地,一周后再投放一次。
3、春季摄食高峰期
春季水温升至6-7℃左右时,海参陆续下礁摄食,当温度升至10-15℃时,海参进入摄食高峰期。此时密度大的圈、底质差的圈、天然底栖硅藻严重不足的圈较易暴发不同程度的肿嘴病,发病海参大多集中表现为中小型规格。这种病害原因系海参摄食量大于低温期天然底栖硅藻供给量,而诱发的海参吃光表层饵料向更下一层摄食不良物质造成的中毒性肿嘴病。外观症状除了肿嘴和严重者从头部化皮外,还有海参体色灰白的现象。水温超过15-16℃后,此两种病症均会自愈。
防治办法:
a、水温8℃前,交替使用福地安、底居安针对底质做改良工作,以期在摄食高峰来临前为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底质环境。另因8℃前海参体质相对较弱,及近岸海水环境受参圈及陆地排淡影响,一段时间内水质较差,所以提倡化冻后不要换水或不要大量换水,可使用1-2次新威灭针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改良工作。以防止海参因底环境和水环境较差而造成海参感染病害。
b、水温升至8℃以后,可使用海参熟化颗粒料定点测试海参天然饵料是否能满足海参摄食需要,每个参圈可选近岸处2-4个肉眼可见的浅水区域,在这些地方每个点投放500g-1000g熟化颗粒料,1.5-2小时后观察海参是否聚堆摄食,如果发现有聚堆摄食现象即可全圈投放一次饵料,如果海参不摄食可每隔5-6日后再测试一次。应该说,合理使用药物虽然能解决水环境和底环境的问题,但却解决不了饵料的问题,事实上因为饵料不足造成海参体质弱或摄食更底层的有害物质,也是诱发春季摄食期肿嘴烂头病及生长迟缓的重要因素。水温超过10℃后,可使用硅藻旺进行定向培养底栖硅藻以补充海参日益增长的摄食需要。随着海参价格的下滑,如何准确抓住海参生长期并通过科学手段让海参多长、快长,是今后所有养殖户为保持或增加效益而必需要研究的事情了。
c、22℃前,50g以上及50g以下海参均处于摄食期,在22℃以后,50g以上海参慢慢进入夏眠期,50g以下海参继续摄食活动。在春季,在这个一年当中整个参圈周期最长的摄食期中,海参摄食了大量天然的或人工的饵料,也排泄了一年中最集中、最大量的粪便,残饵和粪便对底质都会造成污染,这种污染的治理不应该是全都积累到某一个时候再进行分解处理,因为目前尚不具备这种神奇的药物能一下子清理掉这种累起来的污染。所以建议大家应该在整个摄食期每半个月投放一次三环活力源或净底宝,既可促进海参的消化功能有助于海参增重,又能及时降解转化掉粪便和残饵形成的污染、以及优化参圈水环境。
4、夏眠期及夏季高温雨季期
a、夏眠期
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不采取太多具体措施,因为这段时期通常没有病害发生(除一些换水条件差受雨水影响大的地区),但这种考虑是错误的,因为夏季海参虽然整体摄食量下降,但实际上夏季较大量的正常进排水带入的有机质和老化死亡的藻类、以及50g以下海参继续排泄的粪便,往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积累,而在高温条件下这些积累物很容易腐败变质并贮存于池底,夏眠期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为秋季海参出礁摄食埋下隐患,一旦海参秋季出礁摄食完最表层沉积的有益饵料,向下摄食到夏眠期积累的已经腐败变质的这些有害物质,又会很容易暴发中毒性肿嘴病害。另外秋季很多参圈常常发生的漂地圈皮的现象,也跟夏眠期累积时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关联重大。
  防治办法:夏眠期每半个月使用一次三环活力源,EM6。
b、夏季高温雨季
  高温雨季带来的病害自零六九以来每年仍有暴发,每一次暴发带来的损失都是触目惊心,其成因主要是因为连雨季节过后,水体盐度分层明显,诱发了池底缺氧,深度缺氧后又导致了底层有机物缺氧发酵放热,并产生了大量有害物质,致使海参同时面临缺氧和中毒两大威胁,在第八期水产科技简报中曾就上述成因做过详细分析。
防治办法:连雨季过后,参圈外海水盐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进行大换水,即可有效防治上述问题。若所处地带属于河口附近或海叉子,参圈外海水盐度降至无法换水的地步,可适当降低水位,前期可泼撒速解安、高力氧或海参池底净、久氧进行防治。若缺氧进入中后期,则不能使用含有过氧碳酸钠成份的碱性增氧剂,否则会加重病情,此时应改用不呈碱性的底加氧和速解安进行救治。有增氧机设备的开启增氧机辅助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秋季摄食高峰期秋季摄食期始于温度18摄氏度,与春季天然饵料缺乏但低温期水难肥不同的是,秋季水温是由高向低变化,此时影响底栖硅藻繁殖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而是原生动物或大型植物(如海绵花、刚丝藻等),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水质清瘦,底栖硅藻难以满足海参正常摄食需要,甚至影响到海参正常下礁。此时先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然后采用人工肥水增加海参天然饵料是个非常经济实用的办法。
解决办法:水温降至18℃左右时,使用参保利每瓶3亩,或使用精制敌百虫粉每亩750-1000克,处理参圈中过多的原生动物及虾蟹鱼等。对于长草的圈应区别对待,生海绵花的可使用苔藻净每亩一袋杀灭,生钢丝草的可使用蓝藻净每瓶两亩杀灭。杀原生动物和杀草后应使用底居安每袋三亩对底质进行1-2次改良。上述操作后,经过2-3次水交换后投放碧水安每瓶五亩,硅藻旺每袋3亩,三环活力源每袋5亩,稳水半个月大多可获得良好藻相。对于一些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进行上述操作的参圈(如潮下带一些过水坝的圈),则可以按照春季补充人工熟化颗粒料的办法来抓住生长期,从而使海参多长、快长!秋季水温18℃至8℃期间,是海参一年中的第二个摄食旺盛期,相对于春季的摄食周期要短一些,在尽可能满足海参饵料上的需要情况下,同时还应每半个月运用一次三环活力源做好底质改良工作。
秋季水体同温期
秋季水体同温期到来时,海参池底又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底层缺氧,加之一些底质较差或海参长期摄食不足的影响,个别参圈还会因此而暴发肿嘴病害,进而严重影响到海参的摄食;另外,秋季后期,每一次寒流的影响也会严重影响海参的摄食。在水环境改变较剧烈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少量海参的化皮死亡现象。
防治办法:水体同温期时泼撒速解安每袋四亩或底加氧每袋三亩。秋季后期气温变化较频繁时,可投放激活每袋按一亩至一亩半提高海参对环境改变的抗应激能力。
冬季结冰期
冬季结冰前,为了使海参能在冰下安全越冬,可进行一次水体消毒。结冰后,水体受大风降温等影响较小,渐渐趋于稳定,通常无较大病害发生。
三、海参养殖的现状和几个问题的分析
1、海参养殖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养殖区域和规模上看,海参养殖发展到今天,其育养殖规模已经达到空前膨胀的局面,大连沿海区域,凡是能够或勉强能够开展海参养殖的土地或老虾圈均已被开发贻尽。山东沿海区域,继大鲮鲆因药残事件后,亦纷纷转产主攻海参育养殖业。福建蒲田、东山、霞蒲等地反季养殖海参亦已成规模和气侯。
从成参价格上看,鲜活海参已经从最高价一百多元,今春已拦腰降至不足六十元。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可能还具有向下探底的压力。
从消费群体上看,主力群体还是在国内,国内群体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城市。市场可挖掘潜力很大。
从养殖水平上看,海参养殖历史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平亩产量仍徘徊在二百斤以下,养殖技术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
从养殖模式上看目前主要养殖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半精养、精养以及专业化的中间暂养所占比例非常小。随着价格下滑的压力,走精养化的路子必然会出现逐渐兴起的势头。
从养殖用药习惯上看,经历了从养殖初期的对药物不屑一顾、经历了病害高发期时的跟风乱用药、经历了因为对病害恐惧而不知所以然,投药治人的心病而不是治参病的防病阶段,现在正步入一知半解有选择性的、想当然的用药,以及对微生态活菌制剂盲目热衷的阶段,个别地区也出现了返古式的向参圈投放抗生素等较原始的错误操作。
进一步重视科学养殖,并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放开育苗业不谈,海参养成的出路就是重新定位养殖模式,也就是必须要实行精养的模式,必须要加大投苗量,实行增氧、投饵、定期改良水质、底质改良等一系列加强人工管理的步骤,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大单位水体产量,缩短养殖周期,进而实现效益上的突破。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效益,由于终端育苗与终端养成两极分化明显,市场迫切需要中间暂养做为过渡环节。北方市场,不少资金较充足的老板很倾向于见效快,喜欢放大规格参苗,一年便可收益;南方福建市场,则更离不开大规格参苗,因为那里只有六个月左右的生长期。所以三十亩地以下的参圈可以考虑重新定位养殖模式,进行专业中间暂养模式,专门供应大规格参苗,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参圈定位在一年半一清,大小苗全部卖掉,然后进行曝晒,以及相关的圈底改良处理,第二年再足量放入小白苗,这样就能保持每年都是新圈底,每年小苗长势都非常快。由于养殖周期短,放苗密度可以在正常养殖基础上翻番加大,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水体,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风险,其丰厚的效益更是不在话下。由于这种中间暂养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所以需要养殖户朋友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上的学习。
以上两种对策,由于受各地水环境、养殖条件的影响,无法以公式化文字表述给大家,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如果有兴趣进行这方面尝试的养殖户朋友,可以在实际操作时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界时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为大家出谋划策。
2、海参养殖过程中五项常规水质指标的正确范围
海参养殖过程中五项常规指标为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解氧、硫化物。这五项指标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参圈水质、以及底质的好坏。随着广大养殖户科学养参意识的提高,这五项化学指标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指标范围是正常的呢?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都不能马上准确的回答出来。
在这儿给大家详细说一下:氨氮的指标以低于0.2mg/l为正常,亚硝酸盐以低于0.1mg/l为正常,溶解氧以5.0-11.0mg/l之间为正常,PH以7.8-8.8之间为正常,硫化物以0.1mg/l以下为正常。以上指标均应以测底层水质为准,溶解氧在检测时应取水后立即进行,溶解氧日最低含量应在凌晨天刚蒙蒙亮时检测,日最高含量应在晴天下午三点左右检测;PH值一天之中也有波动,日最高值出现在晴天下午三点左右,日最低值出现在凌晨天蒙蒙亮时。
大家在实际测量时,可能运用的工具不同,测出来数值也会产生偏差,带探头的电子仪器虽说价格昴贵,但经常偏差最大,而且经常需要校正,不方便于参圈操作;比色法水质测试盒操作方便,但市场上此产品目前十分混乱,质量大多不过关,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这一方面常做手脚,欺骗养殖户,明明各指标均正常,却常常动用手脚告之超标,继而达到销售药品目的。经多年对比,推荐大家使用北京桑普生化公司的精密水质测试盒,操作简单,说明详细,更重要的是其测量结果与最精确的化学滴定法结果十分吻合。
3、关于消毒剂在海参养殖过程中使用上的误区。
海参很多病害的发生并非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于环境问题、营养性问题、或应激性问题等引起,不究其原因便匆忙使用消毒剂治疗或预防,往往起不到实际作用而徒增浪费。以海参化皮症状为例:水质恶化时,如氮氮、亚硝酸盐、硫化物超标能引起,底质恶化能引起,缺氧能引起,应激过重能引起。现在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只要看到化皮,第一反应就是使用消毒剂,很少考虑病害的诱发原因是什么,因此常常治标不治本,病情时常难以控制或频繁反复,甚至于用药后加重病情。另外平日做预防时也是常常不根据水质,底质等实际情况就胡乱用些低廉的消毒剂寻求一下心理平衡就草草了事。这些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都应该力求避免,遇到问题时先要冷静分析诱因,再做出相应的用药计划,尽量做到标本兼治,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
逻辑啰唆地写了这么多,却总感觉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每一期简报都希望把所有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给大家,也打心眼里希望广大养殖户朋友都能在简报的帮助下把海参越养越好,希望这个行业能一直健康持续地走下去。海参价格的下滑对大家而言虽说是效益上受到了些影响,但却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大家对科学养殖海参的重视程度,很可能是从粗放养殖到精细养殖一个转机,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后,还是那两句老话儿,利洋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愿永远做广大养殖户的技术后盾,愿永远致力于为广大养殖创造财富!


作者: whp-1982    时间: 2009-4-12 10:35
这个帖子版主编辑一下,以便大家学习交流。
作者: whp-1982    时间: 2009-4-12 22:37
这个帖子版主编辑一下,不好看。
作者: 吴德来    时间: 2009-4-17 21:45
请问前几期的简报在哪能看到啊?
作者: sometimes    时间: 2009-4-19 07:44
第七期、第八期在中国渔网海参养殖论坛,www.cappma.com/talk
作者: houli166    时间: 2009-4-30 11:37
感谢分享!
作者: 薛凯327    时间: 2011-1-13 07:53
经典!学习了。
作者: 海草    时间: 2011-4-29 21:14
太实用了,很全面!
作者: 盘锦海参    时间: 2011-5-29 09:51
水质分析盒应具备测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氧、硫化物五个基本指标,一套这样的水质分析盒多少钱?
作者: 匆匆走过    时间: 2011-6-19 15:55
民哥,讲点工厂化养殖的东西来看看
作者: clean1223    时间: 2011-8-13 09:28
海参养殖第九期《水产科技简报》
累积效应对海参健康养殖的好处及若干相关问题的分析
丑善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利洋第九期《水产科技简报》也伴随着春天的气息和大家一起走入了第九个年头。不同于以往,这期简报没有特别强调招招式式,而是侧重在技术理念及认识上着重做了介绍。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详细地教给了大家如何制定系统的养殖计划和遇到问题时如何做到客观分析的方法。在受到经济危机及海参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希望这期简报能帮助广大养殖户朋友开拓一下思路,变不利为有利,在逆境中继续创造更多更好的效益!一、累积效应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几年的养殖下来,一些能够跟着我们的技术理念坚持走下来的养殖户所养殖的海参不但产量高,周期短,而且抗病力强、品质非常高,虽然经过三四年的养殖参圈底质依然保持良好。究其原因系长期针对水质、底质、及营养方面灵活调整所得的累积效应结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质好的海参好比一个常期锻炼身体且注重保养的人体质很棒一样,贯穿于整个养殖期的良好生存环境的调控和适时的能量补充以及灵活的抗应激处理,使得海参也拥有了强壮的体质。实际表现在春天出礁摄食早,秋季回礁晚,在周边海参大面积发病情况下连续两至三年无任何病害,同时亩产量持续蝉联两至三年为当地养殖之首。这种成果的获得绝不是偶然原因造成的,也不是一日两日临时抱佛脚用了某种药物的结果,而是与这些养殖户在深悟了我们提倡的健康养殖技术理念后,根据海参生长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形成的累积效应分不开的。所谓累积效应就是日积月累的效应,是把一些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及时消灭和解决在萌芽状态等诸多正方面作用的累积。养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养殖过程中积累的很多问题就不能攒到一起来解决,因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某种神药能一下子就解决得了那些疾重难返的问题,以及因此而诱发的诸多病害。
如何更好地运用累积效应开展健康海参养殖呢?现将一些标杆养殖户的成功经验细述如下:
1、有一个好的心态。急于求成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不可取。不切实际,盲目随大流的态度不可取。病急乱投医的态度不可取。一知半解便自以为是的态度不可取。
2、有一套完整的检测工具和记录。针对参圈养殖而言,这套工具并不昂贵也不复杂,操作也非常简单。一套较精确的水质分析盒,一支表层温度计,一支盐度计,一本详细的记录。水质分析盒应具备测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氧、硫化物五个基本指标,测量参圈水质时应以测底层水为准。测量温度、盐度时应分水层测量。
3、有一个系统灵活的养殖计划。所谓系统是指贯穿于整个养殖季节的阶段性步骤,具体为:春季化冻后、春季水体同温期、春季摄食高峰期、夏眠期、夏季多雨期、秋季摄食高峰期、秋季水体同温期、冬季结冰期。各阶段应有计划性的采取相应灵活的措施。
4、有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服务队伍做后盾。由于从事海参养殖的人大多数对这一行业属于门外汉,所以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搞不懂、想不通的问题,无法凭着以前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利洋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是由水产专业人员组成,在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有信心并非常愿意为广大海参养殖户服务。
5、有一个养殖技术信息发布和养殖病害预警的平台。利洋水产病害防治服务中心设立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凡在本中心登记的客户,可免费享受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信息发布及病害预警通知。该平台已经设立了三年,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曾成功地避免了很多处于萌芽状的重大隐患发生。(另外,本中心还将免费为广大养殖户登记或提供参圈买卖信息、参苗供需信息、成参购销信息等)。
二、海参养殖四季病害防治措施细谈
1、春季化冻前后:
春季化冻冰尚未化尽时或化尽后初期的一段日子,有的参圈会发生飘活参的现象,外观症状有的体表有明显的气泡,有的尾部附着于礁上,头部游离漂浮于水中,同时伴有肿嘴病状,解剖后身体内壁充满了气泡,口的部位有个明显的气球状的大气泡。此种病我们将其命名为海参气泡病。其诱发原因系参圈底层某种气体(常见有氧气、甲烷等)过饱合后,被海参呼吸入体内形成。患此病的海参因体内栓塞严重,最终均会化皮死亡。大连皮口地区某参圈今年年初因圈内存在气眼诱发的汽泡病导致了一例全军覆没的情况。 防治办法:结冰中后期,每半个月开一次冰眼,每个冰眼以两米见方,间隔十至十五米,将速解安化水按每袋三亩/米投放,同时保持两至三日白天冰眼处无冰。
    春季化冻后,参圈从有冰状态转变到无冰状态,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池底水温从化冻前的4-6℃变化至化冻后的-1至1℃;水体出现了明显的盐度分层,表层盐度为10‰以下;缺少了冰层的覆盖,风浪及天气变化对海参的影响较大,水环境呈不稳定状态。水环境的剧变致使一些体质较弱的海参难以抗拒而出现死亡,同时也诱发了较大比例的应激性肿嘴病发生。
防治办法:化冻后马上投放激活,每亩/米水深投放一袋。同时投放速解安,每袋投放三亩/米水深。
2、春季水体同温期
春季化冻初期,表层水温低,底层水温高,风浪增氧及浮游藻类产氧大多分布于表层,此时表层水因温度低密度大,因而对流现象明显,上层氧气能随着对流现象向下溶解。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随之上升,当表层水温和底层水温相同时,水体进入同温期,对流现象消失,参圈底层一段时间会呈现缺氧状态。海参此时会通过大量滤水以获取水中氧气,因而会出现一定的肿涨状态,外观表现为体表水肿,并伴有缺氧性肿嘴病害。防治办法:测量上下水温差,当上下水温相同时,投放底加氧每袋三亩地,一周后再投放一次。
3、春季摄食高峰期春季水温升至6-7℃左右时,海参陆续下礁摄食,当温度升至10-15℃时,海参进入摄食高峰期。此时密度大的圈、底质差的圈、天然底栖硅藻严重不足的圈较易暴发不同程度的肿嘴病,发病海参大多集中表现为中小型规格。这种病害原因系海参摄食量大于低温期天然底栖硅藻供给量,而诱发的海参吃光表层饵料向更下一层摄食不良物质造成的中毒性肿嘴病。外观症状除了肿嘴和严重者从头部化皮外,还有海参体色灰白的现象。水温超过15-16℃后,此两种病症均会自愈。
防治办法:
a、水温8℃前,交替使用福地安、底居安针对底质做改良工作,以期在摄食高峰来临前为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底质环境。另因8℃前海参体质相对较弱,及近岸海水环境受参圈及陆地排淡影响,一段时间内水质较差,所以提倡化冻后不要换水或不要大量换水,可使用1-2次新威灭针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改良工作。以防止海参因底环境和水环境较差而造成海参感染病害。
b、水温升至8℃以后,可使用海参熟化颗粒料定点测试海参天然饵料是否能满足海参摄食需要,每个参圈可选近岸处2-4个肉眼可见的浅水区域,在这些地方每个点投放500g-1000g熟化颗粒料,1.5-2小时后观察海参是否聚堆摄食,如果发现有聚堆摄食现象即可全圈投放一次饵料,如果海参不摄食可每隔5-6日后再测试一次。应该说,合理使用药物虽然能解决水环境和底环境的问题,但却解决不了饵料的问题,事实上因为饵料不足造成海参体质弱或摄食更底层的有害物质,也是诱发春季摄食期肿嘴烂头病及生长迟缓的重要因素。水温超过10℃后,可使用硅藻旺进行定向培养底栖硅藻以补充海参日益增长的摄食需要。随着海参价格的下滑,如何准确抓住海参生长期并通过科学手段让海参多长、快长,是今后所有养殖户为保持或增加效益而必需要研究的事情了。
c、22℃前,50g以上及50g以下海参均处于摄食期,在22℃以后,50g以上海参慢慢进入夏眠期,50g以下海参继续摄食活动。在春季,在这个一年当中整个参圈周期最长的摄食期中,海参摄食了大量天然的或人工的饵料,也排泄了一年中最集中、最大量的粪便,残饵和粪便对底质都会造成污染,这种污染的治理不应该是全都积累到某一个时候再进行分解处理,因为目前尚不具备这种神奇的药物能一下子清理掉这种累起来的污染。所以建议大家应该在整个摄食期每半个月投放一次三环活力源或净底宝,既可促进海参的消化功能有助于海参增重,又能及时降解转化掉粪便和残饵形成的污染、以及优化参圈水环境。 4、夏眠期及夏季高温雨季期; a、夏眠期; 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不采取太多具体措施,因为这段时期通常没有病害发生(除一些换水条件差受雨水影响大的地区),但这种考虑是错误的,因为夏季海参虽然整体摄食量下降,但实际上夏季较大量的正常进排水带入的有机质和老化死亡的藻类、以及50g以下海参继续排泄的粪便,往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积累,而在高温条件下这些积累物很容易腐败变质并贮存于池底,夏眠期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为秋季海参出礁摄食埋下隐患,一旦海参秋季出礁摄食完最表层沉积的有益饵料,向下摄食到夏眠期积累的已经腐败变质的这些有害物质,又会很容易暴发中毒性肿嘴病害。另外秋季很多参圈常常发生的漂地圈皮的现象,也跟夏眠期累积时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关联重大。
防治办法:夏眠期每半个月使用一次三环活力源,EM6。
b、夏季高温雨季  高温雨季带来的病害自零六九以来每年仍有暴发,每一次暴发带来的损失都是触目惊心,其成因主要是因为连雨季节过后,水体盐度分层明显,诱发了池底缺氧,深度缺氧后又导致了底层有机物缺氧发酵放热,并产生了大量有害物质,致使海参同时面临缺氧和中毒两大威胁,在第八期水产科技简报中曾就上述成因做过详细分析。防治办法:连雨季过后,参圈外海水盐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进行大换水,即可有效防治上述问题。若所处地带属于河口附近或海叉子,参圈外海水盐度降至无法换水的地步,可适当降低水位,前期可泼撒速解安、高力氧或海参池底净、久氧进行防治。若缺氧进入中后期,则不能使用含有过氧碳酸钠成份的碱性增氧剂,否则会加重病情,此时应改用不呈碱性的底加氧和速解安进行救治。有增氧机设备的开启增氧机辅助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秋季摄食高峰期秋季摄食期始于温度18摄氏度,与春季天然饵料缺乏但低温期水难肥不同的是,秋季水温是由高向低变化,此时影响底栖硅藻繁殖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而是原生动物或大型植物(如海绵花、刚丝藻等),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水质清瘦,底栖硅藻难以满足海参正常摄食需要,甚至影响到海参正常下礁。此时先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然后采用人工肥水增加海参天然饵料是个非常经济实用的办法。
解决办法:水温降至18℃左右时,使用参保利每瓶3亩,或使用精制敌百虫粉每亩750-1000克,处理参圈中过多的原生动物及虾蟹鱼等。对于长草的圈应区别对待,生海绵花的可使用苔藻净每亩一袋杀灭,生钢丝草的可使用蓝藻净每瓶两亩杀灭。杀原生动物和杀草后应使用底居安每袋三亩对底质进行1-2次改良。上述操作后,经过2-3次水交换后投放碧水安每瓶五亩,硅藻旺每袋3亩,三环活力源每袋5亩,稳水半个月大多可获得良好藻相。对于一些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进行上述操作的参圈(如潮下带一些过水坝的圈),则可以按照春季补充人工熟化颗粒料的办法来抓住生长期,从而使海参多长、快长!秋季水温18℃至8℃期间,是海参一年中的第二个摄食旺盛期,相对于春季的摄食周期要短一些,在尽可能满足海参饵料上的需要情况下,同时还应每半个月运用一次三环活力源做好底质改良工作。
秋季水体同温期
秋季水体同温期到来时,海参池底又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底层缺氧,加之一些底质较差或海参长期摄食不足的影响,个别参圈还会因此而暴发肿嘴病害,进而严重影响到海参的摄食;另外,秋季后期,每一次寒流的影响也会严重影响海参的摄食。在水环境改变较剧烈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少量海参的化皮死亡现象。防治办法:水体同温期时泼撒速解安每袋四亩或底加氧每袋三亩。秋季后期气温变化较频繁时,可投放激活每袋按一亩至一亩半提高海参对环境改变的抗应激能力。
冬季结冰期
冬季结冰前,为了使海参能在冰下安全越冬,可进行一次水体消毒。结冰后,水体受大风降温等影响较小,渐渐趋于稳定,通常无较大病害发生。
三、海参养殖的现状和几个问题的分析
1、海参养殖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养殖区域和规模上看,海参养殖发展到今天,其育养殖规模已经达到空前膨胀的局面,大连沿海区域,凡是能够或勉强能够开展海参养殖的土地或老虾圈均已被开发贻尽。山东沿海区域,继大鲮鲆因药残事件后,亦纷纷转产主攻海参育养殖业。福建蒲田、东山、霞蒲等地反季养殖海参亦已成规模和气侯。从成参价格上看,鲜活海参已经从最高价一百多元,今春已拦腰降至不足六十元。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可能还具有向下探底的压力。
从消费群体上看,主力群体还是在国内,国内群体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城市。市场可挖掘潜力很大。从养殖水平上看,海参养殖历史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平亩产量仍徘徊在二百斤以下,养殖技术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
从养殖模式上看目前主要养殖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半精养、精养以及专业化的中间暂养所占比例非常小。随着价格下滑的压力,走精养化的路子必然会出现逐渐兴起的势头。从养殖用药习惯上看,经历了从养殖初期的对药物不屑一顾、经历了病害高发期时的跟风乱用药、经历了因为对病害恐惧而不知所以然,投药治人的心病而不是治参病的防病阶段,现在正步入一知半解有选择性的、想当然的用药,以及对微生态活菌制剂盲目热衷的阶段,个别地区也出现了返古式的向参圈投放抗生素等较原始的错误操作。应采取的对策:海参价格的下滑,使得海参养殖户的收益大打折扣,如果大家想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或增加收益,只有进一步重视科学养殖,并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放开育苗业不谈,海参养成的出路就是重新定位养殖模式,也就是必须要实行精养的模式,必须要加大投苗量,实行增氧、投饵、定期改良水质、底质改良等一系列加强人工管理的步骤,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大单位水体产量,缩短养殖周期,进而实现效益上的突破。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效益,由于终端育苗与终端养成两极分化明显,市场迫切需要中间暂养做为过渡环节。北方市场,不少资金较充足的老板很倾向于见效快,喜欢放大规格参苗,一年便可收益;南方福建市场,则更离不开大规格参苗,因为那里只有六个月左右的生长期。所以三十亩地以下的参圈可以考虑重新定位养殖模式,进行专业中间暂养模式,专门供应大规格参苗,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参圈定位在一年半一清,大小苗全部卖掉,然后进行曝晒,以及相关的圈底改良处理,第二年再足量放入小白苗,这样就能保持每年都是新圈底,每年小苗长势都非常快。由于养殖周期短,放苗密度可以在正常养殖基础上翻番加大,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水体,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风险,其丰厚的效益更是不在话下。由于这种中间暂养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所以需要养殖户朋友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上的学习。
以上两种对策,由于受各地水环境、养殖条件的影响,无法以公式化文字表述给大家,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如果有兴趣进行这方面尝试的养殖户朋友,可以在实际操作时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界时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为大家出谋划策。
2、海参养殖过程中五项常规水质指标的正确范围
海参养殖过程中五项常规指标为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解氧、硫化物。这五项指标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参圈水质、以及底质的好坏。随着广大养殖户科学养参意识的提高,这五项化学指标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指标范围是正常的呢?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都不能马上准确的回答出来。在这儿给大家详细说一下:氨氮的指标以低于0.2mg/l为正常,亚硝酸盐以低于0.1mg/l为正常,溶解氧以5.0-11.0mg/l之间为正常,PH以7.8-8.8之间为正常,硫化物以0.1mg/l以下为正常。以上指标均应以测底层水质为准,溶解氧在检测时应取水后立即进行,溶解氧日最低含量应在凌晨天刚蒙蒙亮时检测,日最高含量应在晴天下午三点左右检测;PH值一天之中也有波动,日最高值出现在晴天下午三点左右,日最低值出现在凌晨天蒙蒙亮时。
大家在实际测量时,可能运用的工具不同,测出来数值也会产生偏差,带探头的电子仪器虽说价格昴贵,但经常偏差最大,而且经常需要校正,不方便于参圈操作;比色法水质测试盒操作方便,但市场上此产品目前十分混乱,质量大多不过关,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这一方面常做手脚,欺骗养殖户,明明各指标均正常,却常常动用手脚告之超标,继而达到销售药品目的。经多年对比,推荐大家使用北京桑普生化公司的精密水质测试盒,操作简单,说明详细,更重要的是其测量结果与最精确的化学滴定法结果十分吻合。
3、关于消毒剂在海参养殖过程中使用上的误区。
海参很多病害的发生并非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于环境问题、营养性问题、或应激性问题等引起,不究其原因便匆忙使用消毒剂治疗或预防,往往起不到实际作用而徒增浪费。以海参化皮症状为例:水质恶化时,如氮氮、亚硝酸盐、硫化物超标能引起,底质恶化能引起,缺氧能引起,应激过重能引起。现在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只要看到化皮,第一反应就是使用消毒剂,很少考虑病害的诱发原因是什么,因此常常治标不治本,病情时常难以控制或频繁反复,甚至于用药后加重病情。另外平日做预防时也是常常不根据水质,底质等实际情况就胡乱用些低廉的消毒剂寻求一下心理平衡就草草了事。这些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都应该力求避免,遇到问题时先要冷静分析诱因,再做出相应的用药计划,尽量做到标本兼治,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逻辑啰唆地写了这么多,却总感觉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每一期简报都希望把所有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给大家,也打心眼里希望广大养殖户朋友都能在简报的帮助下把海参越养越好,希望这个行业能一直健康持续地走下去。海参价格的下滑对大家而言虽说是效益上受到了些影响,但却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大家对科学养殖海参的重视程度,很可能是从粗放养殖到精细养殖一个转机,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后,还是那两句老话儿,利洋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愿永远做广大养殖户的技术后盾,愿永远致力于为广大养殖创造财富!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16882/)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