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周一例]鳜“睡觉鱼”细菌和神经坏死病毒混合感染

查看数: 6532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9-8-22 09:36

正文摘要:

[病例514]广东珠海横山一老板养殖鳜鱼,池塘面积7亩(图1),水深1.5米,2019年7月30日放苗1.6万尾,规格2-3cm,投喂鲮鱼仔。        7月31日,有鱼苗水面漫游或停滞,不追鱼吃,当天取6尾发病 ...

回复

tangsl 发表于 2019-8-22 14:37:30
不是每尾鱼的组织病理切片都能看到NNV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脑眼空泡化),原因一是切片操作不是连续切片,可能局部的组织的病理变化没有切到;二是靶器官除了眼脑,是否还有其它神经组织或内脏器官,虽然发病和死亡了,但致命伤害不一定在脑和眼,我们看到石斑鱼NNV发病后有一个病毒性肠炎的症状,鳜的NNV组织病理也都看到了肠道的严重病理变化;三是一个案例的病因不一定是这个病死因,流行学侧重了解疾病的诱因、病因、死因对认识疾病、防控疾病非常有意义。发病的鱼可能上到水面不能自主潜水,又发生气泡病,或者晚上缺氧,或继发细菌,或体质弱后寄生了纤毛虫,而发生死亡。
tangsl 发表于 2019-8-22 14:25:01
本帖最后由 tangsl 于 2019-8-22 14:27 编辑

药物敏感性实验是以我们公司的产品做成药敏片来做的实验,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药敏实验。也没有测量抑菌圈来判断药物的敏感性,那个抑菌圈大就认为是敏感性药物,完全从生产实用的角度出发;注意的是不要把图3中氟苯尼考和肠苷康当成敏感药物,虽然有些种类或菌株长不出来,是抑制的,但仍然有些细菌或菌株不敏感长出来了,可能长出来的菌就是致病菌,所以可能无效。从本案例来看,外用2次杀菌抑菌药物后,再没有分离到细菌,可能有效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5-7 17:05 , Processed in 0.12416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