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类专题】黄颡鱼“大肚子”的原因浅析

[复制链接]

56

主题

273

帖子

53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7 15:56: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颡鱼“大肚子”的原因浅析

周辉

       现在大面积养殖的杂交黄颡鱼经常出现腹部膨胀、严重腹水的症状,习惯上称“大肚子”,从水花标粗到各种规格成鱼养殖阶段都有发生,对养殖造成较大影响。笔者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常见引起黄颡鱼“大肚子”的原因除了贪食、杂食引发肠炎后继发细菌性腹水症外,也包括发病池塘长期内服抗菌药造成组织肿胀、感染绦虫以及性腺发育等。下文笔者对黄颡鱼“大肚子”常见原因作简要分析,供大家在处理该问题时参考。

       1.肠炎继发细菌性腹水症
       由于黄颡鱼贪食,又是杂食性鱼类,往往在饵料不足摄食杂质后很快就会出现肠炎,继发细菌性腹水症状,这也是黄颡鱼“大肚子”最常见的一个原因。2024年5月气候稳定水花整体存活率高,很多客户管理跟不上,早期轮虫不足,之后虫、料衔接不及时造成的饵料不足,是水花标粗腹水现象增多的一个原因。发现得早及时内服抗菌药,或提前内服促消化强营养的“利肠安+营养快线”,在标粗中后期阶段适当加量投喂都可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拖到细菌性败血症阶段,多数鱼都已经不吃料就比较难处理了,即使处理好耽误的时间也比较久,得不偿失。

       2.发病多,长期内服抗菌药物
       在成鱼养殖阶段的中后期,很多在前期发病较多、内服抗菌药物较多的池塘,在打样抽查时“大肚子”的鱼比较常见,这类鱼在肠炎继发细菌性腹水症状之外,很多还伴随着肾脏水肿等症状。而这些现象在发病少,内服抗菌药少,平时以内服保健为主的池塘很少见。如发现有这种现象的池塘,除了处理肠炎等细菌病之外还要适当添加“肾水易康”,或者在平时投喂抗菌药治疗时添加“肝胆易康”或“肾水易康”,来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
       3.感染绦虫引起
       2024年在很多市场都有反馈“大肚子”黄颡鱼按肠炎、腹水等细菌病处理不见好转的现象。有这种情况的池塘,如果水质没问题,近期吃料也还可以,但就是鱼生长较慢,建议采样检查时适当多采几尾,会发现这些都是感染绦虫的表现,感染绦虫的鱼肚子会比正常鱼要大一点,但比肠炎腹水症的鱼要小很多,及时检查针对性驱虫即可,驱虫疗程完成后再内服一个疗程的抗菌药预防继发感染就能有效解决。另外很多严重的鱼吃料会受影响,驱过虫的池塘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一些之前感染绦虫较严重且闭口的鱼死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4.性腺发育
       因前几年黄颡鱼鱼价不太理想,造成很多池塘人为的少喂、推迟分塘、小塘暂养,导致很多应该已经上市的鱼现在还在投喂过程中,这些鱼养殖周期较长,很多细致的养殖朋友会发现少量的鱼肚子变大。如果有这种情况的池塘建议及时打样解剖观察是否存在性腺发育的现象,杂交黄颡鱼性腺在正常养殖周期内是很少能完整发育的,如发现有性腺发育的情况,可能与前几年行情较差,有些小场普通黄颡鱼苗孵化出来后滞销,会混在部分杂交苗种里一起**有关。如果打样观察有少量鱼卵巢发育的情况,建议及时出售,以免后期高温出售困难或者筛鱼**困难。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903

帖子

522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222
2#
发表于 2025-4-9 09:42:54 | 只看该作者
去年写的文章,去年因为前年价格不好,投喂不足,出现绦虫,今年和去年价格好 投喂比较足,这个问题应该会少点
比你牛比N倍的人都N倍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4-19 10:27 , Processed in 0.18272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