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虾气泡病的主要症状及流行特点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1 15:05: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气泡病是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重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池塘养殖前期,可以直接造成小虾急性死亡,还可以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和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在浅水池塘、能排污的高位池塘和肥水后马上放苗的池塘发病率更高,危害也更大。本文总结了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气泡病的主要症状以及一些流行特点,为大家正确认识对虾气泡病提供帮助。
  
一、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气泡病的主要症状
发病对虾在池塘中的症状  急性发病对虾上浮、游塘,在岸上可以看到大量对虾“白鳃白尾”在水面下游塘。有的对虾发生急性死亡,在水面快速弹跳几下,然后身体失去平衡沉底死亡。有的虾死亡前侧游、打转,游动极为缓慢(见图1)。发病对虾应激大量蜕壳,发生软壳现象,死虾容易飘浮在水面上。对虾气泡病急性死亡一般只发生在水位1米以下的浅水池塘。更多的情况是在晴天中午到下午的时间对虾发生短时间的游塘,游塘的虾没有明显的“白鳃白尾”症状,或者见不到游塘,发病虾“趴边”或少量上浮,对虾少量死亡或次日见底罾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刚刚死亡的对虾或还没有死亡的病虾明显全身肌肉“白浊”(见图2),或尾部“白浊”(见图3)。不论急性发病还是慢性发病往往在发病的次日可以见到底罾有大量死亡。有时发生轻微的气泡病时对虾表现出各种不适的症状,如晚上在池底扒出一个个小坑,俗称“扒沙”。
发病对虾症状  急性发病时检查游塘虾不空胃,尾部肌肉或全身肌肉发白,鳃发白(见图2),有时还能见到甲壳下有大量气泡(见图3),有的虾头胸甲内缘水肿,俗称“鳃肿”。显微镜检查可见头胸甲内侧、鳃丝血管内、甲壳下肌肉内、步足和游泳足关节处、尾扇等处的组织间均有大量气柱(见图5~7),尤其尾部甲壳下气泡最常见,这也是我们经常见到发病虾尾部肌肉白浊的主要原因,是该部位肌肉被气体损伤的结果,这里是腹背动脉形成分支的部位,气体由于压力的作用更容易在血管末端被释放出来,对该部位组织造成损伤。有的发病虾肌节间发白(见图8),也是气体从体节动脉末端出来对该部位肌肉损伤的结果。有的急性发病虾体内有大量气泡的同时体表附着大量气泡(见图9)。有的虾因为应激而出现须红、尾红、肝红、胃红(见图10),特别是发病次日死亡的对虾体红的症状更明显。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发生气泡病后见不到发病对虾有明显的体内“气泡”症状,更多的情况是,我们见到的是肌肉白浊和尾部肌肉白浊、肌节间白浊或“红体”症状,以及之后的空肠空胃、肝脏萎缩的症状,有时之后发生黄鳃、黑鳃、烂眼、烂尾等细菌继发感染症状。原因一是发病对虾体内气泡的吸收速度很快,当水体中气体饱和度下降以后气泡很快吸收,不是中午或下午时发病的第一时间观察,很难见到“气泡”症状。二是气体过饱和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使过饱和的游离气体不足以在体内形成肉眼可见的“气泡”,但是给对虾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损伤仍然十分严重。  
  
二、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气泡病的主要流行特点
1、水越浅的池塘发病率越高  浅水池塘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水层多,也就是补偿深度以下的耗氧层少或没有,晴天强光的情况下整个水体很容易气体过饱和;从水体表面每向下1米,水体的压力大约增加0.1个大气压(10kpa),根据亨利定律该处的总气体溶解度升高大约10%,该处的总溶解气体的饱和度就下降大约10%,水面下2米处总气体饱和度就下降20%;同时深水处的水温较低和气体(氧气、氮气)绝对含量也低于水体上层,低水温和相对较少的气体含量也使底层的总气体饱和度低于上层;另外,浅水池塘水温更容易受昼夜气温差的影响,夜晚水温低气体溶解度高,水体中溶解大量的气体(空气),白天水温升高以后,气体容易过饱和而使对虾发生气泡病。以上原因说明浅水池塘比深水池塘更容易发生气泡病。
    浅水池塘发生气泡病以后,发病对虾没有低气体饱和度的深水区来躲避,而在深水池塘当对虾在上层气体过饱和的水体不舒适(或刚一发病)的时候,游到深水区后原来从血液和组织中游离的过饱和气体就又会溶解到血液和组织液中,不再发生气泡病。这就是天然水体中水生动物不容易发生气泡病,而养殖池塘中发病率却很高的主要原因。实际养殖过程中也是浅水池塘的地区发病率远远高于深水池塘,浅水池塘发病对虾症状也以急性发病的症状为主,危害也更大,如广西北海地区一些酸性土壤的浅水池塘,水深一般都在0.8米以下,气泡病成为制约当地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2、能排污的高位池塘发病率高于不铺膜的土池塘   高位池塘没有底泥,不像土池塘底泥中的存在大量浮游动物虫卵,高位池天然条件就决定水体中浮游动物少。高位池又定期排污,池塘中有机质少,缺乏浮游动物的饵料,所以高位池水体中浮游动物少,藻类因为缺少浮游动物的滤食而容易大量繁殖,特别是容易被浮游动物滤食的小型藻类容易大量繁殖起来,这样高位池中水体藻类容易小型化,以小型藻类为主的肥水池塘,水色嫩绿、漂亮,既缺乏浮游动物耗氧,小型藻类产氧能力又强,因此高位池塘气泡病发病率很高。尤其养殖前期水中生物种类更少,水质不稳定。高位池水体中生物组成单一,水质稳定性差,当台风、下雨、降温等天气剧烈变化时藻类容易死亡,晴天以后藻类重新发生,也容易发生气泡病。铺全膜的土池塘一般水位比标准高位池浅,气泡病更严重,而只铺边模不铺底膜的土池塘水质明显比铺全膜的池塘浑浊,水体中生物种类多样化,气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3、刚肥起来的水质比长时间养殖的老水更容易发病  池塘注入新水、施肥后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是生存竞争能力强的小型藻类出现,之后轮虫、大型藻类、大型浮游动物逐渐出现,一般水体中大、小型藻类和大、小型浮游动物都出现的水质稳定期至少需要在20天以上,因不同水温、水源、底质、肥料种类和用量对水质稳定需要的时间不同,这期间需要补充溶解性好的有机肥促进水体向生物多样性发展。在水质达到稳定期以前以小型藻类为主的阶段,藻类小型化、单一化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越水靓的水质中午pH值越高,气泡病越严重,这段时期也是放苗的初期,小虾对过饱和气体的调节能力也明显低于大虾,也增加了气泡病的危害。养殖中后期水中藻类、浮游动物、细菌数量多,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强,池塘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水质也就更稳定,产氧和耗氧生物相对平衡,水质浓、色暗、微浑,气泡病的发病率比养殖初期低很多。
4、阴雨天后晴天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  阴雨天后晴天,气温越高、阳光越强烈气泡病发病率越高。晴天后阳光强烈,藻类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强;晴天阳光强烈的同时气温升高,使水温快速升高,也使水体中气体饱和度快速升高;阴雨天藻类部分死亡,晴天后藻类快速繁殖,增加了水体产氧能力。以上这些因素都使水体在晴天后总溶解气体饱和度快速升高,当气体饱和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即发生气泡病。生产实践中多数气泡病都是雨后晴天发生的,特别是养殖初期水位又比较浅的池塘发病率更高。
  池塘杀虫后2~3天也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杀虫药物杀死虾体寄生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水体中没有浮游动物耗氧的同时,小型藻类没有浮游动物摄食而疯长很容易发生气泡病。消毒、天气变化等引起倒藻以后,一旦藻类重新生长,也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时期。(唐绍林 蒋鹏 周胜锰)  (本文部分照片由利洋水产药店西场店、感城店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4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唐绍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4

帖子

1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4

积分
183
2#
发表于 2014-5-21 20:42:51 | 只看该作者
唐老师  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5

帖子

39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53
3#
发表于 2014-5-26 09:18:4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预防气泡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0:28:15 | 只看该作者
补上图片:

图1 发病虾游塘.PNG (678.21 KB, 下载次数: 29)

图1 发病虾游塘.PNG

图2 全身白浊.jpg (484 KB, 下载次数: 38)

图2 全身白浊.jpg

图3尾部白浊.PNG (221.55 KB, 下载次数: 25)

图3尾部白浊.PNG

图4甲壳下有大量气泡.jpg (171 KB, 下载次数: 27)

图4甲壳下有大量气泡.jpg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0:37:14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图片

图5头胸甲内侧有气泡.jpg (627.28 KB, 下载次数: 34)

图5头胸甲内侧有气泡.jpg

图6鳃丝血管内有气栓.jpg (103.47 KB, 下载次数: 38)

图6鳃丝血管内有气栓.jpg

图7游泳足内有大量气泡.jpg (124.72 KB, 下载次数: 51)

图7游泳足内有大量气泡.jpg

图8肌节间发白.JPG (1.02 MB, 下载次数: 23)

图8肌节间发白.JPG

图9体内和体表有大量气泡.PNG (106.03 KB, 下载次数: 40)

图9体内和体表有大量气泡.PNG

图10气泡病引起红体.png (328.67 KB, 下载次数: 33)

图10气泡病引起红体.png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0:42:17 | 只看该作者
北海渔翁 发表于 2014-5-26 09:18
如何预防气泡病??

甘日昌对虾类气泡病如何预防做了总结,请参考:  http://bbs.liyang-tech.com/forum ... tid=7616&extra=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11 21:39 , Processed in 0.16033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