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类专题】低温越冬期黄颡鱼塘如何管理

[复制链接]

492

主题

525

帖子

1679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6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8 14:31: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低温越冬期黄颡鱼塘如何管理

肖忠秋

       2024年,黄颡鱼的价格一路走高,在华中地区有很多养殖朋友尝试“多吃快长”当年卖鱼的养殖模式,然而国庆节之后,黄颡鱼价格回落,很多池塘的黄颡鱼还达不到售卖的理想规格,出现“差一口气”的局面,大量存塘鱼不得不越冬后售卖。由于投喂量比往年增加不少,黄颡鱼存塘量相比前几年大,池塘的污染也相应重很多,再加上生长快,很多鱼体质偏弱,这给低温越冬期黄颡鱼管理增加了不少的挑战。下面分享几点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低频率投喂
       越冬期较长,如果长时间停料,会严重影响黄颡鱼的体质。越冬期水温较低,相比于夏季,黄颡鱼活动能力和消化能力变弱。黄颡鱼性贪食,吃食时常吃食过饱。根据观察,在8~10℃的水温下,饲养在鱼缸的黄颡鱼需要4-5天才能消化完全。因此,建议4-5天投喂一次,选择晴天下午温度较高时投喂,投喂量建议控制在2‰~4‰,不宜投喂过多,能增强黄颡鱼的体质即可。
        二、定期改底解毒
       目前黄颡鱼养殖处于后期,池塘中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较多,由于低温期,昼夜温差较大,很多池塘易出现倒藻水变,常常有水体发黑变清或者变红的现象。虽然目前这种水质变化对鱼的影响不大,但是死亡的藻类会沉积到池塘底部污染底质。如果现在疏于池塘底质管理,之后就很容易导致黄颡鱼出现“腹水”等问题。建议每半个月使用一次“底加氧”改底,减少池塘底部有毒有害物质,优化黄颡鱼的生存环境。对于发黑发红的水体,建议及时使用“碧水安”和“底加氧”解毒改底,减小水质变化对黄颡鱼的影响。

“腹水”的黄颡鱼

       三、适当增氧
       虽然低温期水质变化不大,但是很多池塘容易出现水黑、水红的情况,特别是晴天下午,很多池塘易出现“酱油水”,这是因为低温期藻相以隐藻、裸藻为主,这类藻类属于产氧和耗氧能力严重的鞭毛藻。建议晴天中午适当打开增氧机,以保持池塘中藻类的活力,以达到调水的作用。

“酱油水”

       四、有问题时及时处理
       低温期黄颡鱼容易出现小瓜虫病、水霉病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还是管理不善引起,特别是水质较瘦或水质较差、溶氧低时容易出现。对于出现小瓜虫病的池塘,建议及时处理,然后肥水和消毒,防止继发水霉感染;对于出现水霉病或腹水症状的池塘,建议使用“永乐碘”和“舒肤康”消毒,促进伤口愈合;对于拉网或放苗的池塘,也可以使用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小水霉继发感染的几率。

客户拉网后使用“永乐碘”和“舒肤康”


水霉感染的黄颡鱼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1823

帖子

553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532
2#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做好越冬管理,春季病害减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2-22 23:47 , Processed in 0.16376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