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4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例]微孢子虫引起锯缘青蟹“浆蟹”

[复制链接]

809

主题

82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组

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

积分
161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6 11:20: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例572]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新垦镇十六涌有一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混养池塘,面积75亩,平均水深1米,配备6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2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图1)。水色黄绿色,有机质极少,投喂活乌蚬,一天一次,一次约2000斤,每隔7天使用过硫酸氢钾300g/亩改底一次,养殖过程中一直出现“浆蟹”(青蟹肌肉白浊)。
       2020年7月10日,晴,上午10点左右,塘头哈希溶氧仪检测水质:上层水温30.8℃、溶氧6.11mg/L、溶氧饱和度83.1%;下层水温31.2℃、溶氧6.05mg/L、溶氧饱和度82.8%,下地笼捕捉的螃蟹中“浆蟹”约占50%。采集病蟹3只并带水回店检测,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水质:pH值8.4、氨氮及亚硝酸盐均无(图2)。病蟹体色较深,头胸甲无明显异常(图3),腹部茶褐色(图4),游泳足关节处发白(图5)。解剖后体腔内有大量透明腹水,有臭味,鳃丝发黄,肝胰腺为土黄色,萎缩并且结构模糊水样化(图6),肌肉白浊(图7)无弹性。
       分别接种3只病蟹的肝胰腺、肌肉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肝胰腺、鳃及肌肉组织保存于95%酒精中用于病毒检测,取肝胰腺、鳃及肌肉组织保存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用于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经室温培养24h在病蟹肌肉及肝胰腺分离出大量细菌(图8),普通PCR病毒检测白斑病毒(WSSV)及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均呈阴性。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肝胰腺组织严重萎缩,大量密集颗粒及微孢子虫(EHP)位于腺管上皮,每个腺管都可见,鳃组织杂乱,肿胀,局部坏死,肌肉组织中散布大量微孢子虫颗粒(图9)。
       8月23日,晴,上午9点左右塘头哈希溶氧仪检测水质:上层水温31.3℃、溶氧10.41mg/L、溶氧饱和度144%;下层水温30.7℃、溶氧7.3mg/L、溶氧饱和度100%。带水回店检测,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水质:pH值8.7、氨氮无、亚硝酸盐0.01mg/L,下地笼捕捉的螃蟹中“浆蟹”约占30%。
       采集病蟹3只带回研究所做检测,普通PCR病毒检测白斑病毒(WSSV)及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均呈阴性,微孢子虫(HG)均呈阳性(图10),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肝胰腺、鳃、肌肉中分布大量微孢子虫。
       10月27日,回访,仍继续养殖,下地笼捕捉的螃蟹中“浆蟹”约占40%。
       分析:1、据报道微孢子虫可感染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普通滨蟹、中华绒螯蟹、杀手虾、小长臂虾、雅氏螯虾、褐虾、首长黄道蟹、蓝蟹、三疣梭子蟹等甲壳动物,感染微孢子虫的虾蟹食量降低、个体消瘦、生长缓慢,严重时甚至死亡。未见锯缘青蟹感染微孢子虫的报道,参考以往相关报道的发病症状,微孢子虫是造成本案例锯缘青蟹“浆蟹”的主要原因。
       2、近几年,当地青蟹养殖每年都有“浆蟹”发生,前期发病较少,十月份后池塘发病严重,发病率最高可达80%,但今年池塘发病情况有所好转,可能与8月份后天气较为稳定有关。(技术部 王小霞 新垦店 梅勇 研究所一室 戚瑞荣、李德意 提供 2020.11.2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394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643
2#
发表于 2020-12-1 12:0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ngsl 于 2020-12-1 12:05 编辑

梭子蟹 、青蟹 微孢子虫危害都挺大。河蟹也应该不小,那个水瘪子 怎么看都与微孢子虫有关。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102

帖子

5375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375
3#
发表于 2020-12-4 08:39:34 | 只看该作者
河蟹还是缺乏指导性的研究啊!对于“水瘪子”现在都不知道关注哪一块了
坚持下去,往往有你意想不到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1435

帖子

523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232
4#
发表于 2020-12-7 09:00:57 | 只看该作者
微孢子虫在甲壳类的上危害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主题

2622

帖子

5664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664
5#
发表于 2020-12-7 23:22: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情况同塘养殖的斑节对虾是不是也受到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629
6#
发表于 2020-12-28 21:07:59 | 只看该作者
蟹类对微孢子虫都很敏感吗?如果有条件还是应该关注一下引起不同种类蟹的微孢子虫是不是一致的。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629
7#
发表于 2020-12-28 21:10:04 | 只看该作者
素人渔夫 发表于 2020-12-7 23:22
这种情况同塘养殖的斑节对虾是不是也受到影响

很大可能也会感染,但是就看会不会导致斑节对虾发病,还是应该调查一下。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629
8#
发表于 2020-12-28 21:14:02 | 只看该作者
剑者神也 发表于 2020-12-4 08:39
河蟹还是缺乏指导性的研究啊!对于“水瘪子”现在都不知道关注哪一块了

应该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实在不知道关注哪一块,就把可能的原因一个一个做研究,一个一个排除,技术部和研究所都可以配合你们的。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主题

2622

帖子

5664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5664
9#
发表于 2020-12-28 21:33:05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20-12-28 21:10
很大可能也会感染,但是就看会不会导致斑节对虾发病,还是应该调查一下。

不同种类的虾蟹会不会易感的微孢子虫种类不一样
看书就想睡觉,因为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629
10#
发表于 2020-12-29 14:02:48 | 只看该作者
素人渔夫 发表于 2020-12-28 21:33
不同种类的虾蟹会不会易感的微孢子虫种类不一样

微孢子虫的种类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易感同一种,还是可以同时感染几种,像水鳖子,到底是哪种微孢子虫呢?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394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643
11#
发表于 2025-10-27 11:49:24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20-12-29 14:02
微孢子虫的种类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易感同一种,还是可以同时感染几种,像水鳖子,到底是哪种微孢子虫呢?

河蟹感染的微孢子虫是“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是近两年新鉴定的一种新型微孢子虫病原体,个头比较大,现场就能镜检清晰看到。应该以前就有这个虫寄生,只是新鉴定的。水瘪子河蟹多数都能检测到较多微孢子虫,我们直观上观察认为水瘪子和微孢子虫有关,但青岛农业大学章晋勇教授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经过相关性分析,认为和微孢子虫没有直接相关关系。也许微孢子虫是其中原因之一。一些药店人员和马老师认为与气泡病有关。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394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643
12#
发表于 2025-10-27 11:59:57 | 只看该作者
leikunnuy 发表于 2020-12-29 14:02
微孢子虫的种类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易感同一种,还是可以同时感染几种,像水鳖子,到底是哪种微孢子虫呢?

近几年南方 北方河蟹养殖频繁出现“牛奶病”,发病河蟹上分离出的是二尖梅奇酵母菌。二尖梅奇酵母菌也属于真菌,微孢子虫在新的分类系统上也属于真菌。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60

帖子

1019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019
13#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微孢子虫目前分类上属于真菌,有真菌的特性。气泡病的发生一般是再前面出现,后面继发出现的病菌,池塘有什么病菌,感染什么病菌的几率都有
时刻准备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11-15 23:16 , Processed in 0.15321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