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细菌的致病机理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296

帖子

93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3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1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菌的致病机理   感染(infection)   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的现象。   发病  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病理损害的现象。   病原微生物  指那些可以导致机体发病的微生物。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致病性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    毒力   指同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株的致病力在程度上的差异。毒力是病原微生物株的特征。 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1. 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等。柯赫法则1884年确立,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鉴定一种新的病原体时非常重要。2. 基因柯赫法则    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致病菌株中能检出某些特定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没有。    第二,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其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    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微生物,如病毒。 二、细菌毒力的测定    在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等工作中,须了解细菌的毒力。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等表示。1. 半数致死量(LD50)   指能使实验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2. 半数感染量(ID50)    指能使实验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称为毒力因子,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等。细菌的许多重要毒力因子的分泌与细菌的分泌系统有关。一、侵袭力侵袭力指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并且抵抗或逃避宿主的防御,进而在机体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1.定殖   指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居繁殖的过程。即黏附在宿主(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尿道及眼结膜)等黏膜上,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等作用所清除。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成分,统称为黏附素。如菌毛、外膜蛋白(OMP)、磷壁酸(LTA) 等。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结合的成分称为黏附素受体。如细胞表面糖蛋白等。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外毒素、荚膜等可以抵抗吞噬作用;有荚膜菌可以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外毒素可以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葡萄球菌SPA等可以进行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嗜血杆菌等可分泌蛋白酶降解Ig以破坏抗体;脂多糖LPS、外膜蛋白OMP、荚膜及S层等逃避抗体补体。3.内化作用  指某些细菌黏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如结核杆菌、衣原体等 。4.在体内增殖    增殖是感染的关键,增殖速度对致病性极其重要。5.在体内扩散   细菌分泌的致病性蛋白酶等,可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损伤,使其通透增加,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性。如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胶原酶、磷脂酶、激酶、凝固酶等。  二、毒素    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1.外毒素   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可分泌于胞外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外毒素产生菌    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有菌种特异性。外毒素特异性   对组织器官的选择性。如破伤风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肌肉的强直性痉挛;而肉毒毒素选择性地作用于眼神经和咽神经,引起眼肌和咽肌麻痹。也有一些毒素具有相同作用,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产生作用类似的肠毒素。外毒素的毒性  外毒素的毒性极强,如1mg纯化的肉毒毒素能致死2000万只小鼠或107个人。外毒素抗原性  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保护抗体,这种抗体称为抗毒素,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外毒素用0.4%甲醛溶液处理脱毒后,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称之为类毒素(疫苗),可用于免疫接种。外毒素理化性   外毒素易被热、酸及蛋白水解酶灭活。外毒素不耐热,高温失去毒性。少数例外,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能耐100℃30min。 2.内毒素   内毒素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细菌在死亡后裂解后才释放。内毒素的作用  所有内毒素的毒性作用都大致相同,引致发热、白细胞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甚至致死。内毒素理化性  内毒素耐热,加热100℃经1h仍不被破坏。不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内毒素的抗原性较弱,相应抗体不能中和内毒素毒性作用。第三节  细菌致病性和毒力的现代概念    细菌致病性、毒力的传统概念的缺陷是仅考虑了病原菌本身,忽视了宿主因素。用宿主损伤来定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病机制,更为准确。   因此对病原体、致病性、毒力及毒力因子重新定义:1. 病原体为能引致宿主损伤的微生物;2. 致病性为微生物引致宿主损伤的能力(有无);3. 毒力为微生物引致宿主损伤的程度(大小);4. 毒力因子为病原体损伤宿主的某种成分(结构物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帖子

41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12
2#
发表于 2006-10-14 00:46: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296

帖子

93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375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当然就和实际有很大差别了。<br>但是养殖动物混合感染的几率比较少,一般单一感染就会造成严重死亡,而且一般是体内菌感染和体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11-27 13:49 , Processed in 0.14737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