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龙虾专题】为什么小龙虾上草一段时间后出现死亡?

[复制链接]

44

主题

261

帖子

49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为什么小龙虾上草一段时间后出现死亡?

吴友华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上草现象较为常见,这实际上是小龙虾在池塘环境中感到“不适”的一种外在表现。小龙虾一旦出现上草情况,若持续一段时间,便极易面临死亡的威胁。笔者根据多年深入塘头的观察经验,分析了小龙虾上草的原因,以及上草后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疗处理措施,旨在助力广大养殖户减少养殖过程中小龙虾上草死亡情况的发生,提升养殖效益。

      一、上草原因分析
       1.缺氧
       水体溶氧不足是小龙虾上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密度养殖的池塘中,对氧气的需求量大;夏季高温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旺盛,耗氧增加;此外,水草及稻秆腐烂分解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水体溶氧,小龙虾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便会游到水面附近或爬到水草上。并且此时池塘溶氧低,反硝化作用增强,有利于氮气的产生,小龙虾容易发生氮气气泡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管理,小龙虾就会出现死亡。
       2.溶氧过饱和
       当池塘中的水草生长过于旺盛,或者水体过肥(藻类丰富)时,在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烈的条件下,水体中的溶氧会处于过饱和状态。此时,小龙虾也会上草,且在傍晚时分表现得更为明显。溶氧过饱和的环境有利于氧气气泡病的发生。如果连续多天未进行及时管理,小龙虾就会发病死亡。

       3.水质恶化
       当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时,小龙虾会因感觉不适,为了寻求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而爬上水草。
       4.水温变化
       小龙虾适宜在18-32℃的水温中生长,一旦水温超出这个范围,无论是夏季高温时水体底层水温过高,还是冬季水温过低时,小龙虾都会爬上水草寻找更舒适的环境。此外,温度变化较大时,小龙虾为了适应变化,也会爬上水草。
       5.蜕壳保护
       小龙虾在蜕壳时,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安全且有附着物的环境。水草正好可以为它们提供支撑和掩护,使小龙虾能够顺利地完成蜕壳过程。蜕壳后的小龙虾身体柔软,在水草上可以避免受到其他生物的攻击,同时也有利于新壳的硬化。
       6.病原侵扰
       当小龙虾感染疾病或寄生虫时,其身体机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它会爬到水草上休息。例如,当小龙虾感染纤毛虫时,往往会爬上水草,露出水面。
       二、死亡关键因素
       小龙虾上草一段时间后会普遍出现死亡,究其根源还是气泡病。小龙虾上草一段时间后,持续发生轻微气泡病,造成损伤(气伤),进而继发细菌感染,最终导致发病死亡。发生严重气泡病时,在体内形成大量气栓导致血管严重堵塞,使小龙虾直接出现死亡。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由于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表层水体溶氧饱和度最高,小龙虾上草后持续发生氧气气泡病;水体溶氧低时,缺氧伴随氮气气泡病的发生;另外水体表层水温变化最快,气温发生快速变化时,又易发生温差气泡病。所以小龙虾上草一段时间后,气泡病才是造成死亡的关键因素。
       三、防治措施
       秉持“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一旦发现小龙虾上草,一定要高度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性处理,这样可有效减少上草后的死亡。
一般早上出现小龙虾上草,多数为缺氧导致,同时伴随着氮气气泡病的发生;若有增氧机,立即开机增氧曝气;病情较轻时,可用“氧速保”提高池塘氧化还原电位,减少氮气的产生;病情严重时,“氧速保”配合“速解安”,不仅增氧还解毒。
       傍晚出现小龙虾上草,很大可能发生了氧气气泡病,要及时曝气;有增氧机的塘立即打开增氧机曝气;同时配合“速解安”曝气解毒。
       天气不稳定出现小龙虾上草,要谨防温差气泡病造成的伤害,在保证溶氧稳定的情况下,需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可使用“营养快线”处理,效果非常明显。若连续上草多日,还要配合“优肽”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4-4 04:00 , Processed in 0.18669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