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龙虾专题】小龙虾池塘,早春虾苗去哪了?

[复制链接]

44

主题

261

帖子

492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4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3-24 16:32: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龙虾池塘,早春虾苗去哪了?

周辉、许先翔

       2025年早春走访了两湖小龙虾养殖地区,很多客户普遍反映早苗少,甚至没有早苗,很多池塘年前上水比较早,虾苗也比较多,但过了年之后就抓不到虾苗了。不少养殖朋友们对此比较迷惑,不清楚原因,也不知道下一年如何预防,从何处下手。笔者就一线调查问访情况,对于造成早苗少的原因有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种虾成活率低
       2024年自7月以来连续高温干旱,给小龙虾繁殖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水温超过32℃小龙虾的生长摄食就会受到抑制,性腺发育也接近停滞状态,再加上虾价、苗价不高,很多池塘疏于管理,减少投入、投喂等,整体存塘种虾数量偏低,营养积累都较往年差。小龙虾打洞繁殖期间洞底需要保持有水或者湿润的状态,池塘长期干旱缺水,洞底干燥,洞内温度过高,小龙虾无法正常排卵孵化,甚至种虾出现死亡。以上种种造成种虾数量和种虾体重都较以往低很多。
       二、投喂不足
       现在很多养虾多年的朋友都会习惯性地通过提前加强营养、加减水位、提高积温来促进性腺发育,或提前冲水促进交配,或有意识的控水位让打洞部位较低,或提前加水促进出洞散籽等一系列人工干预让小龙虾繁殖进度大幅提前,冬季前后虾苗相比前几年不论是个体大小还是数量都有了大幅提升。这就意味着冬季期间,特别是开春水深的池塘,虾苗饵料需求量高了很多,而过去几年冬季前后的投喂并没有加强,即冬季前后苗期人工饵料供应是不足的。此外,小龙虾苗大量出洞散籽的时间原本是在惊蛰前不久的,惊蛰后随着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加快,天然饵料如轮虫、枝角类丰富,营养质量好。但是随着近几年人工干预提前后,天然饵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更低。因此,对于虾苗来说,开春时不论是天然饵料还是人工饵料的供应都是远远不足的。

天然饵料丰富

       三、互残严重
       很多客户反馈11月前后虾苗规格就达到数厘米,而且很多也没见到大量死虾的情况,但是到现在不论是起苗还是晚上巡塘观察都很少发现虾苗,没发现死虾甚至连死虾的壳都很少见,那么虾苗去哪了呢?这种情况可以确定和缺氧或者中毒等引起的急性死亡无关,原因很可能就是陆续、少量、多批次的死亡后被其他虾捕食了。
       小龙虾规格达到2cm左右时互残现象就非常普遍了,在密度大、投喂不足、规格不一、隐蔽空间不足、蜕壳期间、蜕壳后硬壳速度慢等情况下都容易出现互残现象。10月底到11月初刚加水时,小龙虾苗规格虽然比较小,但是水温较冬天要高,养殖朋友投喂也比较充足,浮游动物繁殖也较快,互残的概率比较低。进入12月份,第一批小龙虾苗逐渐从游动为主改为底栖为主,对生存空间需要变大,攻击性也变强,此时容易出现大吃小的互残现象。每有一批小龙虾苗栖底,都会进行一次空间竞争,就会发生一次互残,而沟底杂草、伊乐藻多的池塘互残现象相对较少。冬季随着温度降低,投喂量相对降低,浮游动物也会减少,但是存塘量变大,小龙虾依然会摄食,饵料就容易出现匮乏,出洞早的小龙虾苗攻击性变强,大吃小、硬壳吃软壳的互残现象会更严重,再加上2024年是暖冬,小龙虾摄食强度更大,也会加剧互残发生。
       减少互残现象的发生需要足量投喂(冬季坚持投喂),增加小龙虾的栖息空间(塘埂杂草多、沟底适当种草),并根据小龙虾苗的规格、水温及时使用“活力钙”补充钙镁及微量元素。同时要根据水温变化、虾苗出洞早晚、种虾留种的多少等综合调整补充频率和用量。比如今年这种情况使用的剂量和频率就应该适当加大,并配合加大投喂,减少冬季前后互残损苗。

互残严重


水草多,互残现象少

       四、气泡病
       进入12月份或者1月份,大部分池塘都会生长青苔,特别是中间坂田上最为明显,今年温度更高,青苔数量较过去更多,很多池塘水浅,在晴天时光合作用强烈,产生大量溶氧并很快出现过饱和,温度变化也很快,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气泡病。通过连续多个晴天到池塘检测溶氧饱和度都超过了100%,有的甚至超过200%。用桶打水观察这种池塘的小龙虾苗活力都很差,但加入深水区的池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活力就会慢慢恢复。
       为什么今年冬季发生气泡病的情况更普遍呢?主要是暖冬的影响,温度越高,小龙虾苗活动量越大,升温期较大规格的虾苗会趋向于到水浅的地方(甚至是上坂田)觅食活动。而水浅的区域晴天中午和下午也是水温、溶解氧变化最快的地方,非常容易发生气泡病。根据实际走访调查,青苔生长在底泥上的池塘溶氧饱和度很容易超过200%,发生气泡病的概率越高。水中浮游动物多的、青苔浮在水面上的,溶解氧饱和度相对正常,发生气泡病的概率低。这就造成11-12月前后辛苦投喂养大的虾苗在几次升温降温期间反复地发生气泡病,导致虾苗轻者活力变差,重则直接死亡。
       针对冬季气泡病的预防,建议通过加深池塘水位,甚至可以在加水促进小龙虾出洞时直接把水加满,同时定期使用“藻安生Ⅲ”平衡水体营养,保持藻类、浮游动物的丰度来稳定池塘溶氧。有沟的池塘沟里适当种草,加高内埂或者在内埂适当插密网,以减少小龙虾苗上坂田活动,尽量保持小龙虾苗待在深水区。对于坂田上的青苔较多的池塘酌情使用“黑金爽”控制青苔的数量。

池塘青苔多,容易发生气泡病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90

帖子

747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747
2#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气泡病是早期损苗比较关键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9

帖子

137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37
3#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水浅的池塘更易发生气泡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4

帖子

1736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36
4#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冬季气泡病是小龙虾苗损苗的最大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4-4 04:37 , Processed in 0.36849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