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得了气泡病,不管用什么药,都担心循环水系统中菌类死亡,生态系统崩溃。所以最好不得病,得了病就麻烦。这个案例用药以后也是氨氮升高,也是把有益菌杀死的结果。 |
从这个案例后期处理效果看,空气引起的气泡病,含有大量氮气,处理非常困难。不像氧气机体可以吸收。这个案例也给我们处理以后气泡病借鉴,可能的预后。 |
这个病例当时的诊断,起初仅凭突眼症状和病毒 细菌检测,怀疑是气泡病,就问老板“有没有水泵吸进空气带入养殖圆桶水体和快速加温的情况?”,老板马上说“这两种情况都有”。再现场剪开突眼鱼的眼睛,发现里面有大大小小的气泡,马上确诊 就是气泡病。有工厂化养殖服务的药店,重点看看分析部分,了解工厂化气泡病常见的发生设备运行问题,以便再遇到此类问题,知道从那入手。 |
工厂化养殖鱼类气泡病的原因也就是发生机理往往与室外土池塘不一样,前者主要是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夹带空气现象,偶尔出现透光水泥池底栖藻类遇到突然晴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造成气泡病(每周一例里面有一篇福建漳州养殖海马的病例);后者主要是光合作用产氧过多和升温共同作用,产生气泡病。多数技术服务人员连室外土池塘气泡病诊断都是问题,工厂化养殖气泡病诊断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了解发病机理,发生了也不知道。 |
工厂化养殖鱼类出现单纯突眼症状,做临床诊断是应该考虑是否是气泡病,并不是说见到突眼就是气泡病,有些养殖模式出现突眼+胀鳔,怀疑是气泡病。先假设是气泡病,再找找是否有气泡病的证据,这也是临床诊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4-28 16:53 , Processed in 0.14851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