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周一例]南美白对虾急性气泡病死亡

查看数: 12331 | 评论数: 7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7-20 11:06

正文摘要:

[病例420]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一养殖南美白对虾土塘,水面8亩,水深1.5米,配备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图1)。2017年4月6日放养虾苗25万尾,养殖至6月20日,虾规格150-200尾/斤,每日投喂3餐,每餐20斤料。   & ...

回复

tangsl 发表于 2018-1-19 19:00:56
气泡病的发生,不一定是水环境中气体过饱和。对虾承受的压力下降,有可能发生气泡病,如人的潜水病就是从底部上升到水面,体内承受的压力骤减,原来溶解在体内血液或组织液中的气体就游离出来了,形成了气泡,当然这个过程与潜水员上升的快慢、深度有关,鱼虾也一样从池底上升到水面有可能发生气泡病(还有其它因素影响)。这种情况水底的水中和水体表面都没有气体过饱和;水产动物体温骤升也可能发生气泡病,有人观察到把虾从一个较低温水体移到另一个较高温的水体暂养,对虾就发生了气泡病。动物从水底游到水温较高的水体表面,就可能发生气泡病(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如果共同作用就更容易发生),也有热电厂放出来的热水没有充分降温,使鱼发生气泡病的例子。
18379341345 发表于 2017-10-23 00:54:24
18379341345 发表于 2017-10-21 22:39
气泡病是什么?是不是水体中溶解氧过饱和呢?从上面看地层水始终没有过饱和呀。

原来饱和度和水温有关系,水温31度时溶解氧饱和度才7点多。
18379341345 发表于 2017-10-21 22:39:28
tangsl 发表于 2017-7-21 08:56
海控在线设备的24h适时表层、底层溶解氧监控,对我们验证、诊断、防控气泡病起到重大意义。有了这个东东我 ...

气泡病是什么?是不是水体中溶解氧过饱和呢?从上面看地层水始终没有过饱和呀。
jiayanwuu 发表于 2017-8-7 17:44:58
气泡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是不可小视的,因此气泡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tangsl 发表于 2017-7-21 08:56:50
海控在线设备的24h适时表层、底层溶解氧监控,对我们验证、诊断、防控气泡病起到重大意义。有了这个东东我们就知道溶解氧发生了那些变化,什么时候是过饱和,过饱和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由此对虾会不会发病,发病的严重程度。

webwxgetmsgimg (4).jpg (181.46 KB, 下载次数: 229)

webwxgetmsgimg (4).jpg

webwxgetmsgimg (6)_万能看图王.jpg (229.92 KB, 下载次数: 245)

webwxgetmsgimg (6)_万能看图王.jpg
芽孢杆菌 发表于 2017-7-20 16:26:35
感谢唐老师的详细讲解和研究所的病例组织切片研究,让我们对“气泡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充分证实了马老师所讲的“防控气泡病是提高养虾早期成活的关键”观点的正确性。在鱼苗(黄骨鱼、泥鳅、生鱼)、河蟹、海参等养殖品种方面,“气泡病”直接或间接引发病害的案例也有不少。通过利洋养殖场海控在线对溶解氧变化数据的记录,可以有效的记录溶解氧瞬时变化规律,对预防和诊断“气泡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控在线必将是健康养殖的一大助力。
tangsl 发表于 2017-7-20 12:31:02
几年来公司根据对虾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几年前就提出气泡病是对虾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养殖前期气泡病是对虾养殖的最重要病害。我们这些年来也一直根据这个技术关键点指导养殖(但是气泡病防控难度相当大)。气泡病的对虾发病症状多数情况下见不到肉眼可见体内气泡的特征性症状,所以给擅长依据症状诊断疾病的水产技术人员很多困惑,也因此对气泡病的严重性半信半疑,甚至完全否定(这里不排除个别人的不正常心理)。今年公司研究所一室病理组增加了人手,有更多精力对以前应该做而没有做的病害进行病理学诊断,气泡病的病理就是其中的工作之一,从今年采集了大量肉眼见不到气泡症状而从流行特点诊断为气泡病的病例的发病对虾,做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这些病例的对虾100%有气泡病的病理特征,而且从现场水质的氧气饱和度高低上也可以验证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多数对虾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都足以引起对虾发病。实际公司珠海对虾养殖试验基地通过上下层溶解氧的饱和度变化与发病的情况也验证了我们公司以前对对虾气泡病的临床初步诊断结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11 20:56 , Processed in 0.16291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