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angs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越冬后期的鲤鱼“白膜”还是很严重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0:44:24 | 只看该作者
而在没有确定病因的情况下,仅凭症状就称为是什么什么病,是不正确的。鲤鱼白云病这些年来,一直犯了这个错误,据我所知,从北京市所在白膜症状的鲤鱼分离到假单胞菌以后,国内没有人再在鲤鱼白膜症状的病鱼体内分离到假单胞菌,而大家一直把低温期鲤鱼的白膜症状称为鲤鱼白云病,还有人在没确定病原的基础上做病理组织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还有人写这方面的综述,殊不知,基础就错了,所有的结果都是不可信的。实际上,“白云”只是一个症状,是粘液分泌过多的表现,大家知道,能使体表粘液分泌增加的因素太多了,仅凭症状,不明确病因,不能确诊一个 病。而多年来没有人在白膜症状的鲤鱼体内再分离到假单胞菌,这个病还应不应该继续存在了那?我想已经意义不大了,我们的教科书也不要再当一个重点疾病来写,老师也不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了。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0:50:33 | 只看该作者
不言而喻,我们遇到的鲤鱼越冬期的白膜症状,也不能叫做白云病,在没确定病因以前只能方便起见,称为白膜症(征)。顺便多啰嗦一下,当一个病确定了病因以后,也不要再叫什么什么征了,就叫一个病就可以了,不要弄巧成拙,非得把确定病因的一个病(多因的症状)还称作征,如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不要称为白斑综合征。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1:58:42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是不是鲤鱼痘疮病哪?鲤鱼痘疮病也是一种病毒病,也是低温期发病,10-16度。但痘疮病的症状是石蜡状的增生,特点是前期软,后期硬,用小刀都不能挂掉,这和我们看到的鲤鱼越冬期白膜迥然不同,后者,只是一层粘液,即使后期也不会发硬,也不会用刀都难挂掉。发病水温也有差异。我们见到的鲤鱼白膜,即使前期发病的,时间很长以后也没见到石蜡状的增生。前期也发病,水温更低,发病越早,死亡约多,封冰化开就是好转的开始。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2:10:26 | 只看该作者
刚才讲的这么多,都是围绕第一个重要症状。第二个重要症状是什么?-----肝脏表面血管严重损伤,呈白色树枝状。不是越冬鱼都有这个症状,只有发病鱼有这个症状。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这个症状那?我见到的气泡病是严重的这个症状。有时夏季严重的败血症也能看到这个症状。明确的一点,越冬期的这个白膜主要发生在地温升高,越冬期溶解氧变化曲线的溶解氧上升阶段,有一个流行规律,就是溶解氧越高,这个病发病率越高。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个病至少和气泡病有关系,诱发发病,或者加重死亡。甚至就是气泡病引起的。我这么讲是因为我们国内水产工作者对气泡病了解的太少太少,这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很严重很严重的一个疾病。我们还不能简单以溶解氧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发生,也不能以肉眼能不能看到气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气泡病。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2:23:33 | 只看该作者
说了这么多也没最后下一个结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事实就是如此,轻易就能给出结论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真理还在进一步探讨中-----,自己发的帖没人顶,只有自己顶!!!!!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Rank: 2

积分
16
21#
发表于 2013-5-4 12:03: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唐老师,我的越冬鱼种池连续两年发生这个症状,损失惨重。2011年冬季吉林省没有雪,池塘透光度大溶解氧偏高,开春化冰时候发现这个症状,12年冬季雪又很大,冰面明冰面积小,只是隔几天增氧,忽视了注水换气,化冰时候又是这个病,而且主要是鲤鱼死亡大,同塘鲫鱼花白鲢很少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32
22#
发表于 2013-5-4 16:11:49 | 只看该作者
唐老师这么好的报告这么现在才出来?分析的很到位哦,看来要搞清楚一个疾病还真不容易啊!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32
23#
发表于 2013-5-4 16:16:53 | 只看该作者
假单胞杆菌,去年儒林店从河蟹上分离了两株菌(听说是研究所前任副所长分离的),鉴定了其中一株是恶臭假单胞菌,来研究所两年了,有且只有这么一株假单胞菌,马老师一直说这个菌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很大,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具体的病例,惭愧啊!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21:14:35 | 只看该作者
曲高和寡啊!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7

帖子

471

积分

版主

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

积分
471
25#
发表于 2013-5-15 23:40:52 | 只看该作者
高手!学习了!
思路很重要,唐老师给出了分析问题的思路,高!实在是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4

帖子

2629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629
26#
发表于 2013-5-16 09:25:1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唐老师的这些贴,我们对疾病的认识、理解还得加强。。。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49

帖子

2306

积分

版主

Rank: 64Rank: 64Rank: 64Rank: 64

积分
2306
27#
发表于 2014-4-3 21:20:59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帖子,刚刚看到,实在惭愧。学习了  收藏了  还得好还和同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32
28#
发表于 2016-6-24 17:33:17 | 只看该作者
tangsl 发表于 2013-4-21 19:34
从本次解剖几尾病鱼的症状看,最最要的症状一个是脾脏发黑肿大,是对免疫器官的严重损伤,一般这个症状被看 ...

现在可以检测了,以后再遇见这样的情况,可以取病料检测一下了,我也一直很怀疑是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包括以前唐老师去云南的鲤鱼,黑身,突眼,我就觉得很像,现在已经检测出来了。应该还是SVCV。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8565

帖子

1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7532
29#
发表于 2016-6-24 17:34:59 | 只看该作者
tangsl 发表于 2013-4-21 19:36
但从今日辽中店送检的鲤鱼白膜症状的病鱼体内没有检测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见下面的结果。

可能是检测引物不对的,这个检测引物是参考的别人文献上的,有可能不适用于我们的实验室检测条件。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21:0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4年前的一个帖子,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个帖子,就是鲤鱼浮肿病(SEV引起),几乎没有什么疑问了!等待今年冬季来检测验证。如果检测时SEV,那么30年的心结终于可以解开了!这么看来这个病在中国产生危害,已经将近30年了。给鲤鱼养殖业者造成的危害太大了,记得刚毕业第三个冬季(1990-1991年)的越冬鱼越冬管理,全场500亩越冬池,近40面池塘,越冬鱼死亡90%。整个长春地区都发生了这种病,长春地区死亡的鲤鱼当年冬季至少200万斤。之后每年都有一些池塘发病,死亡或多或少,越先发病死亡率越高,因为会死亡整个冬季,而晚发病的,很快升温了,自然而然就好了。
      从症状(开化后一个个发病池塘的鲤鱼在水体中无风处的水面下聚堆、停滞晒太阳,这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与日本的锦鲤发病后在水面下聚堆的图片太像了;眼睛凹陷、鳃丝局部溃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烂鳃)、和国外照片上一模一样的白膜)、流行(低水温发病,高水温自愈;鲤鱼全死,花白鲢一条不是;任何药物无效),已经完全吻合。我们30年死亡了多少鲤鱼!想起来痛心啊!我们国家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控机构竟然对病因研究的一点线索都没有(也是没有人来研究),一直到今天。日本不论1972还是1974年就已经发现了该病,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阿。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17 22:47 , Processed in 0.1299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