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隐核虫病的防治(诏安水产药店2007.7)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296

帖子

93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93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5 23: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隐核虫又名海水小瓜虫,虫体卵圆形或球形,直径0.4-0.5mm,周身遍布纤毛,能够进行缓慢的旋转运动。隐核虫通常寄生于热带、亚热带海水鱼类的体表和鳃上,形成针头大的小白点,生产上俗称“白点病”。
2006年9月至11月,福建云霄地区河鲀鱼养殖池塘相继发病。病鱼体色发白,浮于水面,呼吸困难,皮肤和鳃部粘液增多,肉眼可见很多白点;镜检可见大量隐核虫,确诊为河鲀鱼隐核虫病。死亡的鱼多数肝脏肿大,土黄色,肠道无食,胆汁积累,有的已经继发感染细菌病,出现败血症状。发生隐核虫病的池塘多数水质恶化,下风处漂浮油膜,有恶臭味。
长期以来,隐核虫病就是阻碍河鲀鱼养殖的顽疾,以往采用杀虫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今年我们运用“可控生态养鱼”的理论,以稳水、解毒、改底为主,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我们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
在隐核虫发病早期,我们以预防为主,注重对池塘环境的调控,经常使用福地安或底居安改良池塘底部环境,消除寄生虫繁殖的“温床”;多开动增氧机,使池水处于富氧状态;平常多用碧水安调节,解毒,稳水,促进池塘有机质的分解。通过以上预防措施,能够及时控制发病较轻的池塘,避免隐核虫病的暴发。
隐核虫病发病中后期,也要以稳水、改底为主,切不可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杀虫药。实践证明,某些药品宣传能杀灭小瓜虫,但使用后多起副作用,原因就在于这些药物刺激性太大,并且破坏水质,降低池水溶氧;单纯对症治疗的方法效果也不好,如出现继发性败血症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无效。治疗过程须兼顾对症用药和对因用药,标本兼治。我们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1.发病期控料,少喂或不喂料;
2.增加溶氧,避免缺氧死鱼;
3.稳水、解毒、改底。上午使用碧水安2亩/瓶,下午底居安2-3亩/包或福地安6亩/瓶,晚上速解安2亩/包,连续2-3次;
4.待吃料好转后,再内服清毒散10g/kg+低聚糖-500 5g/kg+超Vc3g/kg料,以帮助肝脏解毒,增加河鲀鱼体质;
5.如出现继发感染,可内服速灭菌等抗菌药。
采用以上治疗方案,一般1-3个疗程就可缓解病情,减少死亡,继续改良水体、调理鱼类体质,最终会完全康复。

图1  浮在水面的河鲀鱼


图2  鳃部隐核虫


图3  鳍条隐核虫


图4  皮肤隐核虫


图5  示肝脏变白,胆汁积累<br>

图6  示肝脏土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8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61
2#
发表于 2011-4-24 09:31: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我们这边黄鳍鲷也是浮在水面,不吃料,特别是中午、下午严重点。镜鉴发现很多隐核虫。挂了两天“氧速保”,病情有些减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2-21 21:40 , Processed in 0.16860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