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3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是所有的非淀粉多糖都叫抗营养因子——讲述饲料营养中被忽视的重要环节

[复制链接]

7

主题

17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Rank: 2

积分
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13 15:04: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鸡饲料定制专家华饲特美在朋友圈和微信里,看到关于一篇非淀粉多糖的文章,里面述说着非淀粉多糖是怎么在抗营养因子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而小编在查找相关文章时,又发现非淀粉多糖在维持肠道健康却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真是让小编我百思不得其解~非淀粉多糖是个什么东西,它有益因子还是抗营养因子呢?以下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非淀粉多糖简介>>>

非淀粉多糖(Non 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是指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之外的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

非淀粉多糖一般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过去认为是“废物”,2013年认为它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在保障人类健康,延长生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称它为第七种营养素。

按照水溶性的不同,NSP可分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SNP):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主要是谷物细胞壁中,一些非淀粉多糖以氢键松散地与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结合,故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包括:***木聚糖、p—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果胶等。Tips:一般人们所说的抗营养成分就是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其具有明显的抗营养作用,如下:

■ 增加肠道饲料粘度

1.降低饲料的排空速度

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可使肠内容物呈浓稠的胶冻样,减缓了肠道内饲料排空速度,从而降低了畜禽的采食量。另外,高粘度会使畜禽的饮水量增加,粪便水分随之提高,从而养分排出量也增加,这意味着养分消耗增加。

2.粘度增加,阻碍养分吸收

高粘度影响肠道内饲料的混合,阻碍了消化酶同饲料发生反应,从而妨碍饲料内的糖、氨基酸和其它养分的吸收,同时也阻碍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导致胆汁酸盐降低而影响脂肪消化。

■ 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

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在前端肠道不被消化,延长小肠内饲料的滞留时间,进入后端肠道成为厌氧微生物发酵繁殖的碳源,减少消化道内的氧气,故在后段肠道极容易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微生物。而这些厌氧菌产生毒素,从而影响动物的健康,抑制动物生长。另外,非淀粉多糖使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减缓排空速度,这也直接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 改变消化道生理活性

高亲水性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与肠粘膜表面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相互作用,使小肠粘膜不动水层加厚,从而阻止糖、氨基酸和其他养分向肠粘膜移动,降低饲料养分的吸收。另外,消化道的改变主要是以消化器官增大为特征,净膛率不高。


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研究突破>>>

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成本直接决定了养殖户和养殖场的获利情况。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一部分是被饲粮中 NSP 抗营养作用**不能被消化吸收的,另一部分是被细胞壁(NSP)包裹的细胞内养分。所以,NSP 酶制剂在单胃动物饲粮中的合理添加,可以提高动物对饲粮的消化率,辅助动物对饲粮进行更深度的利用。

非淀粉多糖酶具有底物选择的专一性,种类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并有着降低消化道内的食糜粘度,改善了饲料的消化率、提高动物的增重,调控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有学者研究报道,在不同产地的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并且表观回肠消化率和表观回肠代谢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以 NSP 酶制剂为基础,麦麸在畜禽饲养中也可作为能量饲料使用。有学者在肉鸡玉米饲粮中加入 20%麦麸,实验组另添加木聚糖酶,结果表明能量和粗蛋白的消化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不仅如此,在降低了抗营养作用后,许多非常规的原料也可以用于饲料加工,如:玉米秸秆、牧草和嵇康等,关于非常规原料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进展,且多数表现为正效应。但对于常规原料而言,NSP 酶在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上的效果时有时无,但不影响 NSP 酶在开发饲料资源上的重要作用。NSP 酶的合理使用,拓宽了饲料原料的来源,为节约饲料成本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21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12
2#
发表于 2018-2-2 19:28:24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见老师研究过当归多糖,像当归多糖这样的是非淀粉免疫多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主题

393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6

积分
11098
QQ
3#
发表于 2018-3-31 23:27:25 | 只看该作者
就像我们的低聚糖,被细菌利用不能被机体利用,但是产生的效果非常好
执业渔医
水产养殖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Rank: 2

积分
7
4#
发表于 2025-4-15 00:29: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畜禽种业》杂志征稿
◆电子信箱:zgxqzy010@126.com




【期刊简介】  
《中国畜禽种业》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中文,月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原名为《中国农业文摘-畜牧》,是国内专业关注种畜禽科研与产业发展的畜牧兽医综合类行业期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全文收录,职称评定有效。
国际刊号:ISSN1673-4556,国内刊号:CN11-5342/S,邮发代号:80-222。
【宗旨任务】
《中国畜禽种业》自创刊以来,以繁荣畜禽种业研究,促进畜禽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畜禽种业领域科技人才为办刊宗旨,紧密结合畜牧兽医行业科研与生产实践,及时报道和传递畜禽种业行业的基础理论、科技成果、生产技术、最新政策、发展趋势以及具有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科技知识等。
【稿件内容】
畜牧、兽医、饲料、动物营养、养殖环保和畜产品安全等;优先选用猪、牛、羊、鸡、鸭以及其它动物的资源保护、良种繁殖、遗传育种、种业产业化等相关方面的文章。
【栏目设置】
专家观点、品种保护利用、种质资源育繁、综述、试验研究、教学研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经验交流等。
【投稿须知】
1.稿件字数不限,文章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清楚。图片清晰、画面优良。
2.投稿请注明姓名、准确的联系方式、邮政编码、E-mail、QQ等。另外,务必请注明是否已在正式刊物发表,不愿在网络发表或有版权要求的请注明。
3.来稿由编辑部审核,有剽窃和抄袭行为者,文责自负。另外,请不要一稿多投。
4.文章被采用,将寄赠1至2份当期杂志,如果需要多份,请提前说明,并加收费用。
5.请在文章末尾标注详细的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本数)、手机号等。
6.作者注意保存底稿,恕不退稿。
【稿件要求】
1.标题标题简练(最好在12个汉字以内),可用短语,应当是准确反映文章内容的简明词语。
2.要求有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多名作者请详细标明每个作者的单位、邮编。
3.中文摘要以100字左右为宜,应尽量写成报导性摘要;研究类文章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4.关键词有3~8个,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5.正文
(1)章节标题:简练、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
一般采用三级标题空两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1.1.1、1.1.2、2.1.1、2.1.2;章节终极标题不便列出的,可用⑴、⑵、⑶……跟随内容。
(2)插图:要有图名,图随文出现,应精选、清晰,有自明性,以6幅为限,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 表:要随文出现,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左、右端不封。文中只有一个表格的用“附表+表格名称”;文中有多个表格的用“表1+表格名称”、“表2+表格名称”。
(3)量和单位: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必须采用国家标准单位。不用斤、两、公斤、尺等。
6.参考文献
尽量列出参考文献,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提供更多的线索。一般不少于3条,不超过10条;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著者(用逗号分开).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作者(用逗号分开).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黄明,张源,**,等.谈谈母猪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0,6(8):201-202.
(3)论文集:作者.题名[A].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省(市)×县人,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作者简介可在文章最后或首页地脚处给出。


◆投稿信箱:zgxqzy010@126.com
◆刊社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信息所《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
◆邮编:100081
◆咨询微信号:fyzx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5-5-19 18:04 , Processed in 0.1784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