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2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例]真鲷虹彩病毒与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笋壳鱼黑身、游水死亡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1#
发表于 2012-10-26 0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毒病确实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毒是在鱼体细胞内复制、生活,表面看对鱼的损伤不大,只是黑身,没有其他明显病变,但做病理组织切片就会看到脾肾都有坏死,主要器官组织都能见到肥大细胞。对鱼体的损害是很严重的。由于病毒的特殊生活方式,现在没有药物能只杀灭病毒,而对机体又没有大的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2#
发表于 2012-10-26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毒病的处理方法请参考我们以前关于病毒病的处理方法,见本栏目关于鲤鱼疱疹病毒的帖子。原则就是发病后及时减料或停料、多增氧、调节免疫力、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各种应激,后期防细菌继发感染等。鳜鱼的虹彩病毒病研究的相对较详细了,当前主要以垂直传播为主,苗几乎都带毒,环境剧变,严重应激时发病;笋壳的虹彩病毒病报道和研究的少,以什么方式传播的很不是明了,现在谈有效预防也很难。鳜鱼、加州鲈、笋壳、海鲈、盲曹都感染这一种病毒,相互传染的可能非常大,珠三角和周围地区这些品种养殖集中,交流频繁,有效预防难度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3#
发表于 2012-10-26 0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对笋壳鱼检测的也不多,但笋壳鱼的真鲷虹彩病毒的检出率还是很高的。今年笋壳病死亡很严重,据说有的养殖场老板损失百万元以上,采取各种方法处理都不见效,是虹彩病毒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希望大家引起足够重视,发病后尽量不要用刺激性大的药物,特别是杀虫药、消毒剂,越用越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主题

6151

帖子

2万

积分

免审组

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9239
4#
发表于 2013-4-24 2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岸停舟 发表于 2013-4-20 10:13
搭棚控温、增氧有效不?

没效,温度高,这个病毒活力强。生理缺氧增氧效果也不大。主要是脾、肾细胞坏死,有病毒在,危害就在。
唐绍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医院论坛  粤ICP备17147180号

GMT+8, 2024-6-13 21:06 , Processed in 0.1578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