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鲟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 [打印本页]

作者: 老人与海    时间: 2014-7-29 14:45
标题: 鲟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
本帖最后由 老人与海 于 2014-7-29 14:48 编辑

      鲟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易驯化、可塑性强、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等特点。鲟鱼的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鲟鱼的鱼籽酱被称为“黑色黄金”。鲟鱼全身都是软骨,含有丰富的硫酸软骨素。鲟鱼幽深古朴憨厚别致,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由于国际市场对鲟鱼产品,特别是鲟鱼鱼籽酱的需求日益高涨,给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刺激了世界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广州市先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发展鲟鱼养殖,并凭借着成熟的鲟鱼养殖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的技术,储备充足的苗种资源,从而成为中国鲟鱼养殖行业的佼佼者。但是发展鲟鱼养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病害防治的研究则是当务之急。我国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分为以下几大类: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缺乏、中毒、环境因素所致疾病、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型疾病及敌害生物。本文就结合先步企业鲟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探究三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气泡病
症状与病因:由于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10mg/l),使得鱼的肠道、鳃内、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再汇聚成大气泡。发病时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就可以看到里面呈线型排列的许多气泡。镜检,鳃发白,鳃丝间粘液增加,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肚较白,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黄色粘液和气泡,外观无其他症状,如同失血而死,有的则表现为整个头部都充血,口的四周红肿,口不能闭合。危害性极大。

治疗方法:主要方法是先改善水质,解决水源中过饱和氮气或氧气,然后用内服药饵继续进行治疗,王世权对此有详细报道。
二、肝性脑病

症状和病因:有报道中氏鲟、俄罗斯鲟等品种的幼鱼由于饲料或添加剂有毒而患肝性脑病。患病鱼体色、体表正常,无明显病征,偶有头部前端和吻部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粉红,多为肝脏紫色、褐色、灰色、肝糜烂、肝组织颗粒变性由轻到重,呈空泡化、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坏死,并表现出脑组织病变与肝病的依赖性,只有肝病变后方有脑病变发生;胆囊及其脏器正常,肠内无食物,肠壁正常。该病发生集中在体重15-20克,体长15-20cm的转食阶段。患病初期病鱼有跳跃、乱窜等极度兴奋行为,散游独游,食量减少,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食,不日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合理投料,顺利转食,应研制全价鲟鱼配合饲料,并采取正确的投料方法,做好从天然的动物性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工作,可有效预防鲟鱼肝性脑病。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肝损害以及肝病;合理使用添加剂和饲料原粮,避免肝中毒和脂质代谢紊乱;合理添加维生素E和胆碱,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但维生素E添加过量会导致早熟,还有损害作用。使用保肝、健脾、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复合制剂,提高鲟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可有效防治肝病及肝性脑病。使用对肝损害较小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等治疗细菌性疾病。饲料中添加乳果糖或梨醇对史氏鲟肝性脑病有疗效作用。
三、车轮病

病因和症状:病原体为车轮虫,在鱼体和鳃耙上数量过多,直接影响生长,造成鱼体衰弱,游动迟缓,肠道无食,严重者造成苗种大量死亡。病鱼体无光泽,消瘦不堪,游动迟滞,肠道无食料,镜检发现在体表鳃上有大量车轮虫寄生。主要发生在养殖幼鲟的静水池塘。

防治方法:将病鱼用盐水浸浴1小时左右,转流水池中饲养,病情可以好转而痊愈。此外,在体重150克以前要预防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出血病发生。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呋喃唑酮等抗菌素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能力的添加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幼鱼长至150克后,疾病逐步减少。

一个养殖种类刚刚进入一个地区的几年中,病害发生的情况比较轻微,以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续、养殖规格的扩大,新的病害不断出现,最后往往带来沉重的打击。 解决鱼类病害需要对病因、病原、病理和药物、防治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所需时间周期长,如果事先没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一旦疾病暴发,将难以控制。先步企业作为鲟鱼养殖的龙头企业,注重鲟鱼病害防治研究,投入足够的资金,有专门的科研队伍,实验室配备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保证鲟鱼养殖持续、稳定发展。

鲟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易驯化、可塑性强、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等特点。鲟鱼的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鲟鱼的鱼籽酱被称为“黑色黄金”。鲟鱼全身都是软骨,含有丰富的硫酸软骨素。鲟鱼幽深古朴憨厚别致,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由于国际市场对鲟鱼产品,特别是鲟鱼鱼籽酱的需求日益高涨,给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刺激了世界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广州市先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发展鲟鱼养殖,并凭借着成熟的鲟鱼养殖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的技术,储备充足的苗种资源,从而成为中国鲟鱼养殖行业的佼佼者。但是发展鲟鱼养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病害防治的研究则是当务之急。我国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分为以下几大类: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缺乏、中毒、环境因素所致疾病、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型疾病及敌害生物。本文就结合先步企业鲟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探究三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气泡病
症状与病因:由于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10mg/l),使得鱼的肠道、鳃内、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再汇聚成大气泡。发病时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就可以看到里面呈线型排列的许多气泡。镜检,鳃发白,鳃丝间粘液增加,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肚较白,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黄色粘液和气泡,外观无其他症状,如同失血而死,有的则表现为整个头部都充血,口的四周红肿,口不能闭合。危害性极大。

治疗方法:主要方法是先改善水质,解决水源中过饱和氮气或氧气,然后用内服药饵继续进行治疗,王世权对此有详细报道。
二、肝性脑病

症状和病因:有报道中氏鲟、俄罗斯鲟等品种的幼鱼由于饲料或添加剂有毒而患肝性脑病。患病鱼体色、体表正常,无明显病征,偶有头部前端和吻部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粉红,多为肝脏紫色、褐色、灰色、肝糜烂、肝组织颗粒变性由轻到重,呈空泡化、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坏死,并表现出脑组织病变与肝病的依赖性,只有肝病变后方有脑病变发生;胆囊及其脏器正常,肠内无食物,肠壁正常。该病发生集中在体重15-20克,体长15-20cm的转食阶段。患病初期病鱼有跳跃、乱窜等极度兴奋行为,散游独游,食量减少,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食,不日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合理投料,顺利转食,应研制全价鲟鱼配合饲料,并采取正确的投料方法,做好从天然的动物性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工作,可有效预防鲟鱼肝性脑病。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肝损害以及肝病;合理使用添加剂和饲料原粮,避免肝中毒和脂质代谢紊乱;合理添加维生素E和胆碱,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但维生素E添加过量会导致早熟,还有损害作用。使用保肝、健脾、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复合制剂,提高鲟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可有效防治肝病及肝性脑病。使用对肝损害较小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等治疗细菌性疾病。饲料中添加乳果糖或梨醇对史氏鲟肝性脑病有疗效作用。
三、车轮病

病因和症状:病原体为车轮虫,在鱼体和鳃耙上数量过多,直接影响生长,造成鱼体衰弱,游动迟缓,肠道无食,严重者造成苗种大量死亡。病鱼体无光泽,消瘦不堪,游动迟滞,肠道无食料,镜检发现在体表鳃上有大量车轮虫寄生。主要发生在养殖幼鲟的静水池塘。

防治方法:将病鱼用盐水浸浴1小时左右,转流水池中饲养,病情可以好转而痊愈。此外,在体重150克以前要预防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出血病发生。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呋喃唑酮等抗菌素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能力的添加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幼鱼长至150克后,疾病逐步减少。

    一个养殖种类刚刚进入一个地区的几年中,病害发生的情况比较轻微,以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续、养殖规格的扩大,新的病害不断出现,最后往往带来沉重的打击。 解决鱼类病害需要对病因、病原、病理和药物、防治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所需时间周期长,如果事先没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一旦疾病暴发,将难以控制。先步企业作为鲟鱼养殖的龙头企业,注重鲟鱼病害防治研究,投入足够的资金,有专门的科研队伍,实验室配备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保证xianbu-china。com鲟鱼养殖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5-6 23:48
鲟鱼好像也有病毒病的报道的,鲟鱼疱疹病毒。养殖过程中有没有这个病毒?
作者: w8210    时间: 2017-5-7 12:11
leikunnuy 发表于 2017-5-6 23:48
鲟鱼好像也有病毒病的报道的,鲟鱼疱疹病毒。养殖过程中有没有这个病毒?

这种病毒的传播是如何的呢?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5-7 20:46
w8210 发表于 2017-5-7 12:11
这种病毒的传播是如何的呢?

鲟鱼疱疹病毒的传播形式目前仍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相关研究证实,在饲养场和实验室条件下病毒可通过水体进行平行传播。但也有学者认为,WSIV是通过精细胞或卵细胞由亲体向幼体进行垂直传播。
作者: 利洋小七儿    时间: 2017-9-6 17:21
气泡病会引起鲟鱼嘴四周红肿?以前看报道说这种肿嘴病是细菌引起。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