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转贴]丁鱼岁池塘主养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esehugh
时间:
2007-6-28 22:32
标题:
[转贴]丁鱼岁池塘主养技术
丁鱼岁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是一种具有底栖生活习性的温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和我国的新疆布尔津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其生长速度较慢,杂食偏动物食性,耐寒冷。该鱼自1999年从新疆引入广东养殖,经过近3年的试验,笔者结合其生理生态特点,强化其饲料营养,无论混养还是主养均获得成功。现就丁鱼岁池塘主养技术作一阐述。 主养丁鱼岁的池塘以水面3—5亩、水深1•5—1•8米为宜。池塘的水过深,不利于其生长;水源方便,要求无工农业、生活废水的污染;水质要求清新,溶氧含量高。另外,最好配备一台自动投饵机和一台功率3千瓦的增氧机;淤泥深最好不要超过20厘米。丁鱼岁喜在泥层中掘食,过深的淤泥容易造成水质浑浊和丁鱼岁发病。
1、池塘的清整和消毒
不论是新塘还是旧塘,都应在鱼种下池前进行池塘的清整,然后注新水至20厘米深左右,然后每亩施放生石灰100公斤,带水消毒。
2、天然饵料的培育丁鱼岁的稚、幼鱼喜食浮游动物和底栖的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天然饵料生物。因此,在池塘中培育天然饵料是保证丁鱼岁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在施放生石灰消毒后的4—5天,每亩池塘施放腐熟的农家肥50—75公斤,再加注新水至40厘米深。一般再经过7—10天的时间就能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时候,准备投放鱼种。
等到池水里大量滋生浮游动物的时候,选择规格整齐,体格健壮,3厘米左右的丁鱼岁春片鱼种下池。放养密度为每亩1200—1500尾。实践证明,浮游动物丰富的时候投放鱼种,后期苗种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值得提醒的是,早期苗种的培育,池水不宜太深,水深保持在40厘米左右为宜。因为丁鱼岁稚鱼阶段有很强的底栖习性,喜欢在浅水的地方觅食。水深超过1米,苗种成活率明显降低。
(一)幼苗的强化培育为了提高丁鱼岁苗种的早期成活率,要充分利用丁鱼岁幼苗早期集群的特点,在池塘中强化培育幼苗,这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为此,可以在池塘浅水的地方用40目以上的聚乙烯网片围出一定的水面,放养全长3厘米左右的丁鱼岁苗种,密度以每平方米50—80尾为宜。每天投喂适量的枝角类(广东俗称“水珠”)或水蚯蚓(俗称“红虫”),或鳗鱼料(鳖料)。一般经过20—25天的强化培育,丁鱼岁幼苗就可长至6—8厘米的大规格苗种。这时,就可以拆除网片,着手驯化丁鱼岁摄食人工配合饵料。
(二)投饵驯化投饵驯化是丁鱼岁主养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果能及时驯化丁鱼岁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不仅可有效提高个体的生长率和群体产量,而且还为以后的防病治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投饵驯化的关键是时机的掌握,配合饵料的适口性和质量是否能满足丁鱼岁幼鱼的营养需求。
实践证明,体长5—8厘米的丁鱼岁存在着一个食性的转变期,即从浮游动物转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摇蚊和其它昆虫的幼体、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在这一时期,丁鱼岁食性的可塑性较强,容易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丁鱼岁比较喜欢摄食软颗粒沉性饲料。饲料原材料要求粉碎粒度越小越好,原材料粉碎后过80目上的筛比较好。这样的饲料丁鱼岁幼鱼喜欢摄食,营养成份也易消化吸收。250克以下的幼鱼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以45%—48%为佳,其中动物性蛋白(主要指鱼粉)保证在40%以上。250克以上的丁鱼岁幼鱼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以38%—42%为佳,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保证在30%以上。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以豆饼为主,另外适当配伍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菜籽饼和棉籽粕等。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丁鱼岁的大小和饲养的季节、天气、水温、水质以及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进行合理地投喂。丁鱼岁的消化道较短,与体长接近。因此,丁鱼岁适合少食多餐的投喂方式。
在投喂饲料的过程中,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和“少、多、少;慢、快、慢”的“六字”方针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群体产量,保证商品鱼规格整齐的重要措施。 资料下载:[丁鱼岁]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