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小苗刚放苗池3天眼睛发白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均成    时间: 2013-9-9 00:01
标题: 小苗刚放苗池3天眼睛发白怎么回事?
9.6放的苗,9.8下午5点(雨后转晴第二天)左右观察有眼睛发白现象,是怎么回事?放的淡化苗(一格水),测pH有9.3,氨氮无亚硝酸盐0.05.今天发现有小壳漂浮水面。
谢谢各位前辈和高人的指点啊

IMG_20130908_172653.jpg (1.62 MB, 下载次数: 75)

小苗眼睛发白1

小苗眼睛发白1

IMG_20130908_172705.jpg (1.79 MB, 下载次数: 54)

近看虾眼睛发白

近看虾眼睛发白

作者: tangsl    时间: 2013-9-9 14:58
高度怀疑是气泡病引起的瞎眼,在鱼、虾气泡病危害的重要部位是眼睛。鱼苗、虾苗更甚。从雨后天晴、pH值高的2个流行特点可以基本肯定,如果水深在1m以下,可能性更大。
作者: 虫下    时间: 2013-9-9 15:39
气泡病诱发烂眼病~非01霍乱弧菌
作者: lwr2012    时间: 2013-9-9 18:44
跟帖,建议取苗镜检下,看能不能拍到气泡,小苗应该容易观察一些
作者: 傅财华    时间: 2013-9-9 23:48
如何镜检?摘除眼睛压片吗?
作者: 紫气东来    时间: 2013-9-10 15:32
唐老师:为何1米以下更容易得气泡病?
作者: tangsl    时间: 2013-9-10 16:43
紫气东来 发表于 2013-9-10 15:32
唐老师:为何1米以下更容易得气泡病?


       由于光的照射深度影响,光合作用的水层主要在水体上层,水体上层产氧大于耗氧,水体底层耗氧大于产氧。一般池塘的浮游生物丰度,水面下水深90cm处是临界点(不同池塘不同),就是这个深度的地方一天的产氧量等于一天的耗氧量,这个深度叫补偿深度,如果水浅,只有每天产氧,消耗少,不停积累,白天午后容易过饱和(特殊天气可能上午也会),氧气过饱和,对于小苗来讲也是危险的,这是其一。
    其二,水浅的池塘更容易受天气的影响,气温变化可能会对整个水体水温产生影响,而深水池塘,底层影响小。气温低时(比如晚上),水温低,再有风,可能晚上整个池塘的溶解氧量很高(溶解度高),但没过饱和,风的作用和普通增氧机的作用无法使养殖水体溶解气体过饱和。当次日白天升温后,由于水浅,整个池塘水温都会大幅升高(与深水池塘比较),再加上光强光合作用强,产氧多,升温同时,总溶解气体也增加(晚上溶解在水中的氮气可能起了很大作用),可能饱和度快速升高,达到发生气泡病的阈值,就发病了,这是我们观察到的气泡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情况。
    其三,各种鱼虾都有躲避高氧区域的能力,只是不同种类这种能力不同。根据计算,鱼虾每下潜1m,水体中溶解气体的饱和度下降大约10%(由于压力作用,同时假设整个水体各个水深处的气体含量相同)(鱼体和虾体内也 一样受压力影响,溶解在体液里的气体饱和度下降10%,这么说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这样理解),假设总溶解气体饱和度是120%时发生气泡病的阈值,水表面正好是130%,鱼虾在水表面就要发生气泡病,但是它潜到1m以下,那里的饱和度就是低于120%了,就不会发生了。
    其四,这一点是一个延伸的理由,深水塘水质稳定,这是不争的事实,水质稳定是防气泡病的关键。(我们提倡防气泡病的一个重要一点就是多开增氧机,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就是目的是增氧保持水体稳定,不倒藻)。为什么水质稳定就减少了气泡病哪,因为每次倒藻以后,重新发生的藻类都是小藻类,而且是比较单一的藻类,小型藻类(特别是种类单一)是竞争能力最强的藻类,也是产氧能力最强的藻类。所以,我们每当看到倒藻以后(下雨以后,用完消毒剂以后等等引起倒藻)就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
    实际养殖水体浅水池塘气泡病的发病率比深水池塘高很多,比如,广西西场、党江等地水深多数都在50-60cm,气泡病发病率非常高,急性的症状在那里经常能看到,延续的危害也能观察的很清晰(当天什么症状,次日什么症状,接下来会诱发什么危害),对理解气泡病有很大作用。
作者: 傅财华    时间: 2013-9-10 21:41
tangsl 发表于 2013-9-10 16:43
由于光的照射深度影响,光合作用的水层主要在水体上层,水体上层产氧大于耗氧,水体底层耗氧大于 ...

所以萧山的气泡病比较少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