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利洋动态】对虾气泡病的常见池塘水色 [打印本页]

作者: liangweijian    时间: 2025-10-15 10:33
标题: 【利洋动态】对虾气泡病的常见池塘水色
本帖最后由 liangweijian 于 2025-10-15 10:33 编辑

对虾气泡病的常见池塘水色

张子刚

       养殖过程中气泡病发生的原因非常之多,如以溶解氧或者溶解氮为主的总气体过饱和、温差变化、气压变化等等,这些情况都易发生气泡病。气泡病“无处不在”,也可以说不管什么样的池塘水色都有发生气泡病的风险。水色是判断水质状况最直观的指标,水色反映了水体中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浮游动物等)、有机物、悬浮物等的组成和数量。不同水色对应不同的水质状态,直接影响虾的健康和生长。在一线从事养殖或者做技术服务,通过“看水色”提前做好气泡病的预防,也能减少病害发生。
       那么,什么样的池塘水色,虾更易发生气泡病呢?
       一、 翠绿色水
       这种水色,在养虾的前中期经常会出现,水色看着清清爽爽,透明度偏大,镜检藻类是以小型绿藻或者水体蓝藻为主,常伴有少量的硅藻或者金藻等藻类。实际上,这种水色发生“氧气气泡病”的几率非常高,在养殖前中期,小型藻类光合作用比较强,产氧能力强,加上池塘里面浮游动物、有机物、悬浮物等等耗氧物质少,下午池塘的溶氧经常达到过饱和,有些池塘溶氧甚至会超过20mg/L,饱和度超过200%,连续3天溶氧爆表,非常容易发生以氧气为主的气体过饱和气泡病。

       二、蓝绿色水
       蓝绿色水,多数是以蓝藻为主的水体。蓝藻种类繁多,有些浮在水面,蓝绿色颗粒或者油膜,例如微囊藻、鱼腥藻等等;有些在水体中,例如席藻、颤藻、色球藻等等。不管哪种蓝藻,产氧能力都是比较强的(漂浮水面的危害更大),容易造成水体溶氧分层、溶氧过饱和,发生气泡病的几率大。在养殖前期危害严重,造成养殖对虾掉苗、偷死现象。

       三、老绿色水
       池塘水色呈现老绿色、浓绿色、墨绿色,这种水色多是藻类老化的表现,藻类组成一般都是以裸藻或者大型绿藻、水体蓝藻为主,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或者第二造养殖期,塘底有机物积累过多、淤泥厚的池塘。这种水色在养殖过程中发生气泡病的几率也是很高,尤其是“白撞雨”后转晴天或者连续降雨后转晴升温时期,白天池塘溶氧快速达到过饱和,下午溶氧爆表,发生气泡病的几率非常高。

       四、黄色水
       以黄色为主的水色,有浅黄色、土黄色、 黄褐色、黄绿色、黄红色等水色,这类水色大部分都是以金藻为主的水体,多发生在早春时期,淡水、半咸水、咸水都有出现,咸水多发,尤其是在广西沿海酸性土池塘,每年早春都易出现金藻水体。金藻种类繁多,有些金藻水体透明度大,水色浅黄色;有些金藻,易漂浮在水面下风口,看上去像“死藻”一样,水色呈现土黄色;有些金藻呈现黑褐色水体等等。一旦条件合适,繁殖很快,藻类组成单一,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强,很容易出现溶氧过饱和的情况,引发对虾发生以氧气为主的气体过饱和气泡病,出现早期“掉苗”或者偷死现象。

       五、红色水
       红色水体在养殖过程中非常常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甲藻为主的黑红色水,也叫“酱油水”,有以隐藻为主的暗红色、黑色水,有以硅藻为主的茶红色或者茶褐色水,不常见的有以束毛藻为主的红色水体,血红裸藻形成的红色水体等等。不管哪种红色水,发生气泡病的风险都是比较大的。以甲藻、隐藻为主要藻类的水体,溶氧波动比较大,晴天下午,溶氧达到一天当中的最高值,多数溶氧严重过饱和,气泡病发生几率非常高,尤其是中小虾;后半夜和凌晨,池塘溶氧偏低,虾又易出现缺氧现象。以硅藻为主的水体,硅藻产氧能力虽然偏弱,相对危害小,但是在养殖前期,单一、大量的硅藻,一样会出现溶氧高的情况,也是有发生气泡病的风险。

       六、黑色水
       以隐藻为主的水体,水色发黑,水质相对清爽,增氧机开起来白色泡沫多,多发生在早春低温时期,藻类光合作用强,发生以氧气为主的气体过饱和气泡病的几率高;另外,藻类老化特别严重,尤其是以甲藻、裸藻、绿藻、颤藻目蓝藻等为主的藻类老化后出现黑色水体,发生在养殖后期,池塘底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池塘溶氧偏低,亚硝酸盐高,塘底反硝化作用形成溶解氮,发生以氮气为主的气体过饱和气泡病的几率高。

       七、“青苔”水
       这种水体多发生在早春养殖,池塘水体比较浅,加上水温偏低,阳光偏少等等导致藻类不易培育,青苔大量繁殖。以青苔为主的水体,水体透明度大、pH值高,晴天时,池塘溶氧非常高,常常爆表,出现以氧气为主的气体过饱和气泡病。大量青苔腐烂后,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造成大量耗氧,出现底部缺氧现象,发生以氮气为主的气体过饱和气泡病可能性比较大。在虾苗期,都易出现“掉苗”现象,导致虾苗成活率低。

       八、清水
       清水,就是透明度特别大的水体,比如养殖前期的轮虫高峰期、青苔繁殖期、塘底“贻贝科”的贝壳比较多、高剂量消毒杀藻后、养殖前期倒藻后等等时期,水特别清,天气合适的时候养殖问题不大,一旦天气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温差变化,发生温差气泡病的风险非常高,出现损苗、偷死等情况。

       九、浑浊水
       浑浊水的情况比较多,有些是白浊,藻类少、悬浮物多、泥尘多;有些是绿浊、黄浊、红浊等,水体藻类、有机物多;有些是铁锈水,浑浊、发红、pH值非常低,有时候下风口有一层油膜;有些是增氧机开起来浑浊,关掉增氧机又清爽;有些是单纯的浑浊,泥浆水等等,和池塘底质、养殖密度、增氧条件、藻类组成等等有关。土塘养殖的水质浑浊多发生在养殖后期,高密度养殖的池塘更易出现,还有池塘倒藻、掉肥、返底后也会出现水体浑浊情况。这些浑浊水体,多数情况下,溶氧偏低,氨氮、亚硝酸盐高,出现氧气气泡病的几率很低(养殖前中期,比较安全的水体),但是在养殖后期易发生氮气气泡病。长期溶氧偏低,随着投喂增加,亚硝酸盐不断累积,溶解氮持续升高,如果池塘曝气不足,发生氮气气泡病的几率高。

       可见,什么样的水色都有发生气泡病的风险,气泡病非常难控,提前预防才是根本。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作者: 小丑鱼    时间: 2025-10-15 14:29
鞭毛藻水体白天气泡病,晚上缺氧
作者: zhaozhenfeng    时间: 2025-10-21 20:18
单一性藻类为主的池塘一般不稳定,易引发气泡病。
作者: tangsl    时间: 2025-10-22 15:32
看完就是各种水浓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气泡病,只要藻类种类单一。相比较而言感染还是嫩绿水更容易发生。小型绿藻厉害。
作者: suotonghao    时间: 2025-10-30 09:40
溶氧过高易得氧气气泡病,溶氧过低又易得氮气气泡病
作者: 刚子    时间: 2025-11-6 18:10
什么样的水色都有发生气泡病的可能,主要是气泡病的原因比较多,单一的水色还不能说明主要问题
作者: 刚子    时间: 2025-11-6 18:12
在养殖实践中,单一的看水色去调水,只是做好一个方面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