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虾类专题】如东小棚虾养殖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打印本页]

作者: liangweijian    时间: 2025-8-4 08:56
标题: 【虾类专题】如东小棚虾养殖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本帖最后由 liangweijian 于 2025-8-4 08:56 编辑

如东小棚虾养殖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李兴、王林锁

       今年虾价持续低迷,然而如东地区的部分小棚虾养殖朋友却凭借着认知的提升、思路的转变、技术的升级、模式的革新以及产量的突破,在市场的寒冬中依然实现了盈利。那么,他们究竟是通过哪些改变实现了小棚虾养殖的降本增效,从而在成本降低的同时保障了利润增长呢?通过走访了当地养殖成功的客户,总结出以下几个共同点。

小棚虾养殖场

       一、强增氧,减少消杀
       现在采用强增氧(功率≥2kW/棚,气头数量≥1.5个/米)、停用消杀类产品、改用生物型改底或分解型改底(如“活底莱”“底居安”)的养殖朋友们越来越多,走访总结表明加强增氧并减少消杀和强氧化性改底后,养殖水体稳定性显著提升,底质状态得到改善,各类养殖问题明显减少。比如,弧菌病害大幅减少,直观表现为到了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指标依然很低,小棚虾中后期常见的亚硝酸盐“爆表”导致肉段虾的问题减少,抓虾后虾池底的泥底也不发黑了。

增加气头数量

中后期亚硝酸盐低

       如东小棚养虾早已从传统的肥水养虾(以藻类为核心)阶段,迈入以菌群调控为主的养殖新时期。以往普遍认为定期补肥、补菌、补碳,开展消毒杀菌(如控制弧菌)、改底以及营养补充等都是养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操作。如今对“以菌为主”的认识更深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朋友意识到使用消杀产品在杀灭水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灭补充的有益菌,破坏水体平衡,进而需要重新补肥补菌以重建水体的稳定平衡,增加养殖成本。
       二、调整投喂
       养殖前期投喂量明显增多,提前进入平料期,并且以往普遍投喂量达6-7斤料/万苗/天时,养殖朋友就会平料,不再继续往上加料,现在基本投喂量达9斤料/万苗/天时才会平料,部分养殖朋友甚至不平料,一直加料,甚至最高达12斤料/万苗/天。投喂餐数方面,由原来的3餐提升至4餐,部分养殖朋友安装自动投料机后甚至每天投喂6餐。
养殖前中期投喂量增加,减少了虾对藻类的过度摄食,且饲料和粪便也能肥水,投喂增加后肥水需求大幅减少。投喂量和投喂餐数的增加,缩短了养殖周期,减少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养殖成本。引入投料机使撒料更加均匀,喂料后水体溶氧变化更小,一定程度上降低饵料系数。

小棚虾投料机

       三、保证溶氧、水温一条线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棚虾养殖朋友意识到“稳水养虾”的重要性,通过安装“小飞碟”溶氧检测仪,全天24小时监测溶氧及水温数据变化,结合天气预报和风向,提前预判水体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日常管理操作,如加水、开关棚门等,尽量做到溶氧、水温一条线。部分养殖朋友甚至将小棚从2层膜增至3层膜,保温效果好,尽量使棚内温差不超过3℃。溶氧、水温一条线保证了水体的稳定性,通过“小飞碟”监测溶氧数据,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提前预判,大大降低了养殖的风险。

“小飞碟”

养殖72天的溶氧、水温一条线

       面对虾价低迷的市场环境,许多如东小棚虾养殖朋友们都在原来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做出尝试和改变,以求在逆境中实现降本增效,其中强增氧,减少消杀;调整投喂;保持溶氧、水温一条线是多位高产养殖朋友共同的改变方向。实践表明养殖过程中全程定期使用“藻安生Ⅲ”“稳水多Ⅱ”补碳稳水,能使水体中菌藻虫虾共生长,水体保持平衡稳定、溶氧稳定、加料平稳,气泡病及其继发病害大幅减少,同时也能大幅精简很多处理问题的用药。成本更低廉,管理更简单,养殖更轻松。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作者: zhaozhenfeng    时间: 2025-8-4 09:53
养殖模式的提升,养殖成功率的提升是一个区域养殖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利洋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 刚子    时间: 2025-8-4 13:10
在目前虾价低迷的形势下,能及时转变,降本增效,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作者: 刚子    时间: 2025-8-4 13:13
土塘模式改变的太慢了,十几年的养殖模式,现在虾价低迷,逐步淘汰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