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鳖蛙专题】如何提高鳖蛋孵化率 [打印本页]

作者: liangweijian    时间: 2025-4-27 11:38
标题: 【鳖蛙专题】如何提高鳖蛋孵化率
如何提高鳖蛋孵化率

徐保星

       孵化鳖蛋,这一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厚技术的过程,是鳖类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鳖作为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其生命的延续依赖于成功的繁殖与高效的孵化。然而,孵化鳖蛋并非易事,要求养殖朋友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细的操作技能以及对孵化环境条件的精准把控。下面分享鳖蛋孵化要点,供大家参考。

带有受精斑的鳖蛋

       一、亲鳖选择及培育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亲鳖由于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疾病感染等原因,导致产出的蛋孵化率低下,稚鳖成活率低,甚至引发整个养殖群体的疾病传播,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也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产蛋时建议选择身体健康、体表无伤、行动有活力的亲鳖,雌雄比例8:1,防止雄甲鱼为了获得交配权而进行打斗,从而避免亲鳖受伤后局部感染继而发展成全身感染,影响鳖蛋品质。同时长期1瓶“利多精Ⅲ”(2kg/罐)+4瓶“LY-生命素Ⅱ”(250g/瓶)+4袋“营养快线”(500g/袋)拌料内服(可拌500斤饲料),以增强体质,提高鳖蛋品质。
       二、鳖蛋的收集和选择
       最好在鳖产蛋后的8个小时去收集,因为刚产出的鳖蛋卵胚还未固定,如果直接过去收集,会导致鳖蛋损坏。鳖蛋受精斑的情况对孵化率的影响很大,建议选择受精斑是白色、圆形、边缘清晰、无杂斑的鳖蛋。鳖蛋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对鳖蛋的孵化率影响也很大。大的鳖蛋孵出的稚鳖个体大,成活率高、生长快;圆形的鳖蛋质量最好、孵化率最高,椭圆形的次之。建议选择直径2厘米以上或重量5克以上的圆形蛋。鳖蛋的颜色大致有淡粉红色、乳白色、淡黄色三种,其中淡粉红色蛋质量最好,乳白色、淡黄色蛋次之。如果鳖蛋要较长距离运输,建议选择产出5天后,受精斑面积接近鳖蛋表面积一半的受精蛋。此外,鳖蛋排列时要将带白色的动物极一端朝上。
       三、孵化室管理
       1.温度
       鳖蛋对孵化温度要求非常严格,孵化时最好是恒温,其孵化积温为36000度时左右,最适孵化温度为30~32℃。温度过低会使稚鳖孵化时间较长,导致孵化率偏低;温度过高则会使水分挥发较快,沙子温度不易控制,且在高温下孵出的稚鳖卵黄吸收不完全,导致孵出的稚鳖体质弱,同样影响孵化率。因此,建议孵化鳖蛋时室内温度维持在30℃左右。
       2.湿度
       沙子湿度对鳖蛋孵化尤为重要,最好保持在7%~8%,实际生产中一般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度。在甲鱼孵化过程中,喷水遵循“少—多—少”的原则,即孵化前期对水分要求较少,前10天左右基本不用喷水。随着甲鱼胚胎发育成熟即甲鱼蛋变黑以后,对水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一天需要喷水两次到三次左右。在孵化后期即将出壳时对水分要求又逐渐减少,一天喷水一次为宜。空气湿度对鳖蛋的孵化率的影响较小,在孵化室内加3~5厘米的水即可。
       3.通气
       通气是为了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防止因缺氧而死亡。通气性主要与砂子的粒径有关,粒径粗通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反之保水性好,但通气性差,建议粒径在0.6~0.7毫米为好。每7天及时捡掉坏死的臭蛋。每天上午开窗换气半小时,但不要使温度降幅超过1℃。尤其是30天左右时,鳖蛋中鳖体形态发育完整,肢体开始缓慢活动,呼吸量增加。此时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氧量充足。
       4.消毒
       稚鳖孵化出壳后,用“永乐碘”稀释液(稀释1000倍)对稚鳖消毒,目的是促进小甲鱼脐带愈合,防止继发感染。消毒后集中放养在暂养池中1~2天,进行练苗,然后大小分级放养至温室或池塘中。

孵化后带有脐带的稚鳖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作者: 小丑鱼    时间: 2025-4-28 09:18
孵化室各种环境条件的管理是关键
作者: 徐保星    时间: 2025-4-28 16:57
保持孵化室温度稳定是鳖孵化的关键因素,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鳖蛋孵化
作者: suotonghao    时间: 2025-4-29 10:17
适当的空气湿度加上恒定的温度,是孵化的关键因素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