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蟹类专题】襄安地区河蟹养殖早期如何提高成活率 [打印本页]

作者: liangweijian    时间: 2025-3-25 15:12
标题: 【蟹类专题】襄安地区河蟹养殖早期如何提高成活率
襄安地区河蟹养殖早期如何提高成活率

刘守春

       2024年襄安地区河蟹养殖普遍减产,成活率低。纵观养殖全过程,导致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早期气泡病和毒素残留引起的偷死和蜕壳过程中的“顶壳”、“拉脚”现象。养殖早期池塘水位浅,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水体不稳定,更容易发生气泡病,导致河蟹鳃、肝胰腺等损伤,进而容易发生偷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一线塘口服务经验,总结了以下管理建议,供大家参考。

蜕壳过程中出现的“顶壳拉脚”


气泡病导致的肝胰腺坏死 

       一、保持深水位
       养殖早期加深水位至坂田上30厘米以上,水深水体更稳定,有利于降低水温和溶氧的变化,同时水草栽种数量不宜过多,减少气泡病的发生。
       二、解毒稳水
       定期使用“碧水安”彻底解毒稳水,净化水体,为河蟹提供安全无毒的水质环境。同时,养殖早期河蟹处在恢复体质的阶段,不要使用刺激性大的杀虫、杀青苔药物,减少刺激,防止河蟹体质下降,导致在底部偷死。

河蟹中毒“爬网”

       三、加强营养
       近些年来,本地“大种苗”放苗密度逐渐增大,“大种苗”对营养的需求更强,抗逆性相对较差,成活率不稳定。因此,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一方面要加强投喂,另一方面要增加水体营养,主要是各种维生素和常量、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锌等。建议在放苗后定期每7天外泼一次“营养快线”,加强营养积累,增强体质,提升抗病力,同时在蜕壳前后外泼“营养快线”+“活力钙”,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蜕壳,提高蜕壳成功率。
       四、蜕壳后控菌防病
       养殖早期河蟹甲壳溃疡、“磨爪”(步足指尖磨损)现象非常普遍,而放苗时挑选的苗种往往都是没有“磨爪”的,因此多数是在下塘后出现的磨损和感染,情况严重的也会引起死亡。建议在放苗后,尤其是蜕壳前后及时使用“优肽Ⅱ”生物控菌,预防病害,相比传统消毒剂,效果更突出的同时安全无刺激,不伤河蟹。

甲壳溃疡


“磨爪”

       综上所述,环境稳定、水草适量、体质强壮才是成活率高的关键,养殖早期用药需谨慎,不要因为处理小问题而留下大隐患。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作者: suotonghao    时间: 2025-3-28 14:34
蜕壳期间,要尽量避免杀虫、杀青苔等操作,引起河蟹应激。
作者: hanfj    时间: 6 天前
养殖早期环境稳定、水草适量、体质强壮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