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技术分享】水产动物致病菌分离和寄送的注意事项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tingting    时间: 2025-2-10 16:13
标题: 【技术分享】水产动物致病菌分离和寄送的注意事项
水产动物致病菌分离和寄送的注意事项

朱单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种类较多,流行范围广,危害水产动物的类别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发病水产动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后进行革兰氏染色、16S rDNA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操作,对于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然而药店一线服务人员在分离过程中以及寄送细菌到公司研究所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不能在最短时间内确定细菌的种类,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本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公司目前提供的培养基有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和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BHI)。针对不同细菌适合的营养成分,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链球菌对营养选择性较高,常选用BHI培养基培养;TCBS培养基中的氯化钠可刺激弧菌的生长,牛胆酸钠、牛胆粉、硫代硫酸钠和枸橼酸钠及较高的pH值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所以弧菌的分离培养可选用TCBS培养基培养,其余如气单胞菌和爱德华氏菌等对营养要求不高,用TSA培养基培养。

图1  培养基的种类

      二、正确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目前,细菌最常用的分离方法为划线法:分区平板划线法(图2左)和连续平板划线法(图2右),细菌分离时不建议用组织直接涂布法,组织表面杂菌较多,很难分离到纯致病菌。
       划线法分离细菌时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培养皿打开45度角,用灼烧过的接种环取水产动物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划线接种于培养基中,合适温度下倒置培养。同时注意一定要在培养皿有培养基的一面上标明客户名称、采样时间、地点和采样部位。
   

图2  细菌分离划线方法(上:分区划线法;下:连续划线法)

       三、杂菌污染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分离过程中的污染

       对水产动物进行细菌分离时,因组织表面或腹水、肠道中杂菌较多,且空气中也有较多杂菌,分离时接种环接触到大量杂菌,产生污染,从而不能分离到纯致病菌。因此分离细菌时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组织表面用酒精棉擦拭,再用接种环挑取病料,避免接种环接触到腹水及肠道等杂菌较多的地方。若有些组织较坚硬,用接种环不能插入组织内部,可以用无菌剪刀剪一个小口,再用接种环插入组织内部采取患病组织。
       2、寄送过程中污染
       夏季天气炎热,有些药店与公司研究所距离较远,接种细菌的培养皿需要寄送的时间较长,导致培养皿污染、长虫,无法准确鉴定病原。为了预防寄送过程中细菌污染,细菌接种到培养基后,应用封口膜沿着培养基周围密封好后立即寄送公司研究所,寄送样品时可加入冰袋降温,控制细菌长速。

图3 培养基长虫

       四、相关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细菌分离培养应全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保持无菌环境。
       2.分离细菌时组织表面一定要用酒精棉擦拭,接种环要插到组织内部挑取病料。
       3.患病水产动物的腹水及肠道中往往存在较多杂菌,一般不建议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4.接种环要进行充分灼烧,直到接种针发红为止。待接种环充分冷却后再挑取病料。
       5.药店分离细菌后,应该密封培养皿,防止在寄送过程中培养皿打开,从而导致细菌被污染;寄送时加入冰袋,防止寄送时间太久长杂菌和长虫。
       6.组织样品不能用组织直接涂布法分离细菌,组织表面杂菌较多,很难分离到纯的细菌。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作者: 小丑鱼    时间: 6 天前
分离细菌的时候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杂菌污染
作者: 素人渔夫    时间: 前天 09:44
规范操作才能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