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产品专题】池塘返底虾黑鳃、慢食,“氧速保”来帮忙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tingting    时间: 2024-9-24 08:52
标题: 【产品专题】池塘返底虾黑鳃、慢食,“氧速保”来帮忙
池塘返底虾黑鳃、慢食,“氧速保”来帮忙

刘海军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水温高,到了傍晚气温下降,水温随之下降,上层水降温快,底层水水温高,形成密度流,凉水往下走,热水往上浮,同时将底部的一些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带到中上层水中。对养殖池塘的影响主要是返底、倒藻以及养殖动物中毒性缺氧等,造成车虾出现黑鳃、吃料差的现象较为常见,使用“氧速保”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一:处理车虾黑鳃、趴边
       山东烟台莱州海庙姜老板一车虾养殖池塘,面积10亩,水深1.5米,2台1.5kW叶轮增氧机,1台1.5kW水车增氧机。
       2023年5月10日放苗8万尾。放苗前放80斤勾虾作为前期饵料。6月底开始投喂冰鲜鱼,虾规格80~100尾/斤。到8月份每天投喂120斤冰鲜料,虾规格40尾/斤左右。
       8月5日查料发现有趴边的虾,活力差,个别有黑鳃,料有剩余。水色暗红浑浊,青苔腐败。
       8月6日减料40斤,仍剩料,趴边虾未减少,且在早晨5点左右有小面积虾浮头,检测溶氧4mg/L左右,镜检发现虾身有大量杂质和纤毛虫。使用“福地安Ⅰ”4kg、“底加氧”5kg改底防缺氧;傍晚用“氧速保”8kg增氧洗鳃,连用三天。
       8月10日回访,姜老板说改底后吃料有所改善,未再浮头,趴边虾明显减少。建议其三天一遍,再用两次。
       8月20日回访,问题已解决,虾吃料正常,恢复活力。
       分 析: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池塘返底造成车虾中毒、缺氧浮头。再者到了养殖中后期,投喂大量冰鲜料,导致水质差、水体有机质高,纤毛虫大量繁殖,再加上改底不及时,换水量小,青苔腐烂,导致池底恶化,溶氧低,虾体质变差,抵抗力变弱。车虾白天潜沙易出现黑鳃烂鳃、寄生纤毛虫等症状。
       处理时先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机质。“福地安”改底抑虫,“底加氧”改底通透水体,防返底缺氧,解底毒。傍晚用“氧速保”直接增氧,净化水质,车虾晚上觅食时可以“清洗”鳃部,从而更好的解决车虾黑鳃趴边问题。

养殖池塘


车虾黑鳃


镜检鳃部挂脏


镜检鳃部有纤毛虫


处理后,黑鳃好转

       案例二:改善车虾吃料
       山东烟台莱州趴埠后李老板一车虾养殖池塘,面积15亩,水深1.5米,无增氧机。2023年5月20日放车虾苗8万尾。放苗前陆续3次放勾虾共计约100斤作为前期饵料,8月份基本每天投喂冰鲜料130斤左右,虾规格30尾/斤左右。
       8月10日李老板反映自从立秋以后虾吃料变慢,正常晚上10点左右吃完,现在有时到凌晨1点才勉强吃完,甚至第二天仍有剩料。虾活力差、个别有黑鳃。晚上溶氧最低到2mg/L左右,白天溶氧在7~8mg/L左右。建议其傍晚用“氧速保”12kg、“底加氧”5kg。隔天一次,连用三次。老板当天开始使用。
       8月18日回访,李老板说虾吃料恢复正常,活力变强。
       分 析:立秋以后昼夜温差变大,池塘晚上返底严重,再加上虾塘未安装增氧机,无法有效应对底热返底缺氧等问题。晚上底热溶氧低,虾摄食下降,活力变差。
       虾本身体质尚可,主要处理天气原因造成的返底问题。“氧速保”快速增氧,“清洗”体表;“底加氧”通透水体,降底热,保氧,解毒,可有效解决秋季返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立秋以后,气温虽然逐渐转凉,但是过程中往往带来一些不易察觉的潜在问题。养殖朋友们很容易疏忽大意,认为水温下降可以放松管理。其实不然,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养殖后期越要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解决,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作者: 素人渔夫    时间: 2024-9-24 12:57
“氧速保”表明活性剂成分,具有很好的“清洗”作用,改善挂脏效果好
作者: hanfj    时间: 2024-9-25 16:24
“氧速保”增氧调水,洗鳃除脏,效果突出
作者: liangweijian    时间: 2024-9-26 21:22
“氧速保”不仅能高效增氧,还能洗鳃,除脏
作者: 徐保星    时间: 2024-9-30 05:06
"氧速保"表面活性剂,可清除虾体较多粘液,减少纤毛虫寄生。
作者: 小丑鱼    时间: 2024-9-30 09:12
进入秋季,降温返底,导致对虾部挂脏,“氧速保”又能洗鳃的同时还能增氧,一举两得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