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每周一例]甲鱼“摇头病”死亡,分离出气单胞菌 [打印本页]

作者: 利洋服务    时间: 2022-10-10 18:05
标题: [每周一例]甲鱼“摇头病”死亡,分离出气单胞菌
[病例658]广东省揭阳市云路镇一甲鱼养殖池塘,面积1亩,水深1米(图1 ),放养二苗偏小批次甲鱼9000只,目前规格约4两/只,一天投喂2餐。
       2022年3月19日,水温31℃。
       3月22~23日,连续阴雨天。
       3月24日,阴雨天,水温28.7℃,客户反映:前两天有几只甲鱼死亡,未见到趴边,今天喂料时见到少量摇头症状的甲鱼,发现一只趴边甲鱼。趴边甲鱼原地打转,抓起观察体表无明显异常,但脖子无力,伸长后左右摇晃,死亡后脖子无法缩回(图2),解剖观察肠道细、色偏白、有充血(图3),肝脏质地偏硬、花肝严重,脾脏暗红,腮腺充血(图4)。下午立即减料并拌料内服“抗菌药物F”+“抗菌药物AQ”+“抗菌药AM”。下午客户带2只刚死亡的甲鱼上店,死鱼脖子伸长,解剖症状同上午的趴边甲鱼相似,接种肝脏、脾脏、肾脏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室温培养24h,并取肝脏、脾脏、肾脏组织用95%酒精固定保存做病毒检测。
       结果:采用实验室普通(RT-)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2只甲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进行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图5)。经室温培养24h,2只甲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均分离出圆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馒头状菌落(图6),经16S rDNA测序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抗菌药物F”、“菌炎好迪”、“抗菌药物L”敏感(图7)。
       3月25日,早上死亡甲鱼约20只,外泼“碧水安”1kg,下午死亡甲鱼约10只,拌料内服“抗菌药物F”+“抗菌药物L”。下午客户带2只濒临死亡甲鱼上店,解剖后均有内脏充血、花肝、腮腺充血的症状。接种肝脏、脾脏、肾脏细菌于TSA上室温培养24h后均分离出大量细菌,菌落呈圆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馒头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炎好迪”和“抗菌药物F”敏感。
       3月26日,早上死亡甲鱼20只、下午4只。当天两餐内服“抗菌药物F”+“抗菌药物L”+“肝胆易康”100g,拌料50斤。下午喂完料后在水面浮头的甲鱼较多,傍晚外泼增氧颗粒+“底加氧”2斤/亩。
       3月27日,换内服“菌炎好迪”,遂连续两天每餐拌料内服“抗菌药物F”+“菌炎好迪”100g+“肝胆易康”100g,拌料50斤内服,当天死亡十几只。
       3月28日,死亡仅几只。
       3月30日,未见损耗。
       4月4日,损耗2只,老板反映这几天加料较多,内服3天“抗菌药物Y”。
       4月5日,未见损耗,开始控料一周,同时连续半个月拌料内服“LY-生命素”1.5g/斤+“利多精Ⅱ”2g/斤。
       4月14日~5月22日,回访,甲鱼情况很稳定。
       5月23日,又见有摇头症状甲鱼,使用“LY-生命素”1.5g/斤拌料内服,进行保健。

       分析:1、甲鱼摇头病反复发生为云路地区甲鱼养殖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复发率达100%,病程长、死亡率大。该塘发病初期及时采样进行了病毒检测及细菌分离培养,初步确定嗜水气单胞菌为引起甲鱼摇头病的主要原因,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拌料内服治疗效果明显。
       2、甲鱼的疾病大多与投喂量紧密相关,投喂量过大易引起肠胃损伤,继发细菌病,在使用抗生素拌料内服的同时也要进行控料,死亡量稳定后及时使用保健药物拌料内服,增强甲鱼体质。(利洋水产药店 云路店 林娇 提供 2022.10.6)








作者: tangsl    时间: 2022-10-12 09:44
看来甲鱼的气单胞菌病还是常见的疾病。
作者: jiayanwuu    时间: 2022-10-25 10:19
甲鱼摇头的症状也有分离出来芽孢杆菌。甲鱼腮腺炎和摇头更多都是症状,很多发病后,体力差、颈部无力都会造成摇头。腮腺是冬眠时辅助的呼吸器官,池塘环境差的话腮腺也会出现发炎、出血、挂脏。
作者: 素人渔夫    时间: 2022-10-28 11:53
研究所还分离到了蜡样芽孢杆菌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