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每周一例] 温棚养殖罗非鱼慢性死亡的治疗 [打印本页]

作者: 利洋服务    时间: 2012-2-24 17:27
标题: [每周一例] 温棚养殖罗非鱼慢性死亡的治疗
[病例185] 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一温棚精养罗非鱼池塘,面积2.7亩,水深3米。钢梁支架覆膜保温,地热井水,水质好,叶轮式增氧机6台。养殖罗非鱼为主,极少量白鲳(倒池剩余)。现存塘10万余尾,约合3.6万尾/亩,平均规格200克。自配料,多用低质原料,粗蛋白含量24%,一直添加“水产诱食酵母”(5袋/吨)。

  客户经常杀虫、消毒,长期使用抗菌药,很少使用调水、解毒、改底、增氧产品。

  2012年2月3日,客户反映这段时间罗非鱼一直死亡,以往用抗生素有效,一般5~6天后死亡量能明显减少。但这次却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多次使用抗生素死亡量也没有变化,一直每天死亡百十来尾,摄食量也开始明显下降,此时每天摄食400~500斤,送检病鱼眼球轻微突出、充血,肠道微红,空肠空胃(见图1~3)。

    建议连续内服“营养快线”(10袋/吨)+“利多精”(1桶/吨)+“鱼大四号”(10袋/吨)+“水产诱食酵母”(5袋/吨)。

  2月4~11日,死亡量逐渐减少,摄食量也在上升。其间采取了拖底(潜水泵抽出底部污物)、杀虫、消毒等措施。反映杀虫、消毒后摄食量曾下降。(客户感到效果显著,其它温棚也开始按照这个方法内服)

   2月16日,客户反映罗非鱼摄食明显增加,每天投喂量700多斤,罗非鱼死亡量明显下降,仅有零星死亡。;  

   2月23日,每天投喂量达800多斤,罗非鱼几乎没有死亡。

分析:1、天津地区用地热水温棚养殖罗非鱼和淡水白鲳放养量大、产量高,投喂低质量的自配料为主,发病率高,长期投喂抗菌药物,水质、底质问题突出,常常造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细菌病死亡。发病特点是病程长,死亡量不大,投喂抗菌药无明显治疗效果。

  2、对于这种慢性细菌病引起的持续少量死亡,通过内服保健,如多种维生素、有益菌、免疫调节剂等补充营养、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同时调节水环境,都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病例如果同时内服“LY-生命素”,促进鱼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残留药物降解和同时调水、解毒、改底、增氧来改善水质环境,效果会更好。

  (药店 陶吉鸿提供 2012.02.24)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2-3-2 16:58
在水产养殖环境中,有很多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在水质变化和鱼类自身免疫降低时,这些细菌就会致病,在本病例中,客户经常杀虫、消毒,长期使用抗菌药,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得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本病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内服保健药,提高罗非鱼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这样的处理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如病例分析所说,若能辅以调水、解毒、改底、增氧来改善水质环境,维持水质环境稳定,效果会更好。
作者: xiaolang8290    时间: 2012-3-6 19:27
前期用点抗生素有效,就是简单细菌感染;后来没效果就是前期杀菌了(菌没了),但是对肝脏等内脏器官造成了危害甚至中毒,这个时候用点解肝毒的就能把死亡降下来维生素+一点胆汁酸,不用大撒网用那么多的药。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