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每周一例] 罗非鱼类立克次体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利洋服务    时间: 2015-12-17 11:03
标题: [每周一例] 罗非鱼类立克次体病
[病例358]云南省宁洱县一口主养罗非鱼池塘,面积9亩,平均水深2米(图1)。2014年12月15日放养规格约为50克/尾的罗非鱼鱼种10万尾,由于另一个塘没有准备好,至2015年4月中旬发病时还没有分塘,发病时规格约75克/尾,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2015年4月13日死亡7尾。
       4月14日杀虫,15日解毒。每天死亡20-30尾。
       4月16-17日,倒藻,水色发红后发白。每天死亡70-80尾。
       4月18日,死亡120尾。
       4月19日,开始内服抗菌药物,连续3天。19-21日每天死亡130-140尾。
       4月22日,开始停料,外用二氧化氯“消毒”,死亡150尾。
       4月23日,外用“碧水安”解毒。23-24日每天死亡80尾。
       4月24日上午10点半到塘口,见水色浑黄,测水温22.5℃,用简易测试盒测水质,pH值7.4,氨氮1.2mg/L,表层水溶解氧3.5mg/L。池塘边缘有较多发病罗非鱼在水面下停滞(图2)。发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图3),解剖见发病鱼肾脏、脾脏、肝脏、心脏上有大量白色结节(图4、图5),脾脏严重肿大、发黑或表面有大量的泡状结构,部分病鱼有腹水,内脏粘连(图6)。
       取4尾发病鱼从脾脏、肾脏、肝脏处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常温下25℃培养,72小时后观察没有长出优势细菌(图7)。
       之后几天塘主拉网分塘降低密度,死亡量继续下降,进入5月份水温升高以后停止死亡。
       分析:1、近几年云南省南部和中部的西双版纳州、普洱、玉溪、红河地区养殖罗非鱼在低温期发生一种以内脏出现大量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印片观察、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和发病症状、流行特征观察分析,初步诊断为类立克次体病。
       2、本病例放养密度过大,可能是发生本病的重要诱因,在杀虫后水质突变引起死亡量快速增加,通过内服抗菌药物和水质恢复死亡量下降。(利洋公司技术部唐绍林 普洱店黄永伟 研究所雷燕 提供 2015.12.17)







作者: tangsl    时间: 2015-12-18 08:20
广东也有这种症状的病鱼,大家发现了用酒精和伯恩试液保存内脏,拿回公司研究所检测一下。现场做肾脏和脾脏的印片,带给研究所做特殊染色更好,能直观的看到立克次体的菌体。
作者: tangsl    时间: 2015-12-18 08:36
对于一种已知的病,也是已知的感染对象,确诊或初步确诊较容易,通过资料查找其特征性症状和流行特点(很重要)、分子检测特异性基因和病理观察病原或特征性病理变化,以上各项都符合,就可以在临床上确诊。
作者: Ontheway    时间: 2016-5-10 17:26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w8210    时间: 2017-1-4 00:17
本帖最后由 利洋服务 于 2017-2-9 14:38 编辑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如斑疹伤寒、战壕热。

这个疾病的暴发因素除了密度大还有没有光照、温度的影响?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1-4 16:06
w8210 发表于 2017-1-4 00:17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

类立克次氏体病的发生跟水温有关的,另外就是跟池塘底质差也有关。
作者: tangsl    时间: 2017-2-4 14:12
是较低水温发生的一种病,水温超过30度就没有了。水温是疾病流行病学的重要内容,大家写病例一定要记录水温。
作者: 金光闪闪你星哥    时间: 2017-2-17 16:37
节状增生,内脏这种小白点是不是诺卡氏菌也有啊

作者: 柏唐进    时间: 2017-2-18 11:25
本帖最后由 柏唐进 于 2017-2-18 11:32 编辑
金光闪闪你星哥 发表于 2017-2-17 16:37
节状增生,内脏这种小白点是不是诺卡氏菌也有啊


鱼类诺卡氏菌病:可在内脏器管如心脏、脾脏、肾脏及鳔处形成0.5~3nm的大量白色结节(肉芽肿)。有的还在鳃丝上形成白色棉絮状的结节。有的鱼在皮下脂肪和肌肉形成脓包。全年都可发病,在南方以秋季水温22-28℃时流行为甚
作者: 金光闪闪你星哥    时间: 2017-2-18 13:09
看到这个白色结节我想起了诺卡氏菌,也是感染鲈形目呀,怎么区分这两种呢?
作者: 金光闪闪你星哥    时间: 2017-2-18 13:27
柏唐进 发表于 2017-2-18 11:25
鱼类诺卡氏菌病:可在内脏器管如心脏、脾脏、肾脏及鳔处形成0.5~3nm的大量白色结节(肉芽肿)。有的还 ...

区别呢

作者: 柏唐进    时间: 2017-3-3 09:40
本帖最后由 柏唐进 于 2017-3-3 09:43 编辑

金光闪闪你星哥 发表于 2017-2-18 13:27
区别呢


白色结节不一样
http://agri_info.gdcct.net/bchfz ... 129600630972920.jpg
http://agri_info.gdcct.net/bchfz ... 129600630588165.jpg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3-3 10:47
金光闪闪你星哥 发表于 2017-2-17 16:37
节状增生,内脏这种小白点是不是诺卡氏菌也有啊

能够引起鱼类内脏小白点的病原有立克次氏体、诺卡氏菌、舒伯特气单胞菌以及分支杆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鱼类有罗非鱼、乌鳢;诺卡氏菌引起的鱼类有海鲈、加州鲈、乌鳢、尖吻鲈等;舒伯特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有乌鳢、美国红鱼。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3-3 10:51
柏唐进 发表于 2017-2-18 11:25
鱼类诺卡氏菌病:可在内脏器管如心脏、脾脏、肾脏及鳔处形成0.5~3nm的大量白色结节(肉芽肿)。有的还 ...

对诺卡氏菌引起的症状和流行规律总结的非常好啊!诺卡氏菌形成的结节,眼观和手感觉得很硬,其它引起的结节,不是硬的。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3-3 10:52
金光闪闪你星哥 发表于 2017-2-18 13:09
看到这个白色结节我想起了诺卡氏菌,也是感染鲈形目呀,怎么区分这两种呢?

从临床症状上来说,诺卡氏菌引起的结节较干、较硬;主要从组织病理方面区别,诺卡氏菌的结节是规则的,一圈一圈的。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3-3 10:53
金光闪闪你星哥 发表于 2017-2-18 13:27
区别呢

看组织病理切片才能看出很直观的区别的。
作者: 一棵白杨树    时间: 2017-3-11 11:19
leikunnuy 发表于 2017-3-3 10:47
能够引起鱼类内脏小白点的病原有立克次氏体、诺卡氏菌、舒伯特气单胞菌以及分支杆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鱼 ...

这个总结很好啊,需要时间去慢慢学习咯,专业的东西好多啊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7-3-11 20:02
一棵白杨树 发表于 2017-3-11 11:19
这个总结很好啊,需要时间去慢慢学习咯,专业的东西好多啊

一个病例一个病例的总结啊!任何人都不可能彻底把所有的病都整明白的,临床案例多总结。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