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医院论坛

标题: [每周一例]南美白对虾感染肝肠胞虫,降温后死亡 [打印本页]

作者: 利洋服务    时间: 昨天 17:19
标题: [每周一例]南美白对虾感染肝肠胞虫,降温后死亡
[病例790]福建省漳州市赤湖镇一口高位硬池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图1),面积0.8亩,平均水深1.5米,采用气泵和水车增氧。池塘配有加热装置,设置为22℃,实际水温21.5℃,2024年10月20日放苗100万尾。
       11月20日,搬走80万尾虾,剩余20万尾。搬苗后直接加海水,加水后水色变绿,水体藻相由硅藻转为绿藻。池塘定期调水改底,平时定期内服保健。
       12月下旬,平均规格70~80尾/斤。
       12月17日,降温,对虾开始不吃料。
       12月19日,开始出现少量死亡,刚开始每天死亡几尾,发现死亡后内服土霉素、“肠炎停”(抗生素类药物),但效果不好,随后几天偷死逐渐增多。
       12月24日,早上发现有较多虾游塘,捞死虾100多尾。上午9点现场调查,塘边可见少量虾游水,检测水质指标,pH值8.1,氨氮0.7mg/L,亚硝酸盐0.3mg/L,总碱度110mg/L,镜检藻类数量较多,其中硅藻、绿藻约各占5成。从料台取虾观察见虾规格参差不齐(图2)。随机取8尾虾进行检测可见虾瘦身,肌肉少,干瘪(图3)。分别集中8尾虾的肝胰腺于TCBS培养基和TSA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同时取肝胰腺、鳃、肌肉用95%酒精固定做病毒检测和虾肝肠胞虫检测,用4%的甲醛固定肝胰腺作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室温下经24小时培养后8尾虾均分离出少量细菌(图4)。用普通PCR方法检测白斑症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十足目虹彩病毒1等均呈阴性。经荧光定量PCR检测8尾虾中有7尾肝肠胞虫呈阳性,Ct值14.45-27.05。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虾的肝胰腺腺管严重萎缩,腺管上皮崩解,上皮细胞中可见大量虾肝肠胞虫(图5)。
       12月30日,卖虾。

       分析:1、本病例中,搬虾后直接进未经处理的海水,进水后发生水变,虾体质变差,怀疑因此感染肝肠胞虫,导致虾生长缓慢,规格参差不齐,虾身瘦,肌肉少、干瘪。
       2、该池塘降温后,虾开始不吃料,随后出现少量偷死,可能与感染虾肝肠胞虫后体质下降,严重应激和继发感染细菌有关。(利洋公司 水产动物疾病研究室 雷燕 张会军 利洋水产药店 赤湖店 岳文强 提供 2025.07.17)










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http://bbs.liyang-te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