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tingting 发表于 2023-10-21 14:08:00

【鱼类专题】罗非鱼格氏乳球菌病大量死亡,须做好防控

本帖最后由 pengtingting 于 2023-10-21 14:10 编辑

罗非鱼格氏乳球菌病大量死亡,须做好防控
雷燕、 赵振峰、李海涛、梁三妹
       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和繁殖力强等优点。近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业飞速发展,养殖产量大幅增加,海南省作为我国罗非鱼养殖重要省份,其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潭牛地区作为传统的罗非鱼养殖区域,主要养殖吉富罗非鱼。2023年7月以来,该地区养殖罗非鱼出现大量死亡,发病率高达90%,针对该情况,公司(利洋)研究所一室结合当地利洋水产药店对该地区11位养殖户的17口养殖池塘进行了调查,并采集38尾鱼(其中病鱼35尾,正常鱼3尾)进行实验室检测,现将调查检测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发病症状
       患病罗非鱼多在池塘边离群独游,身体弯曲打转,或在水面上漫游,反应迟钝,鱼体运动失衡,眼球突出,角膜白浊,同时伴随有眼部出血,鱼体下颌部鳞片脱落、出血,其他如体表、腹鳍、胸鳍、尾鳍有出血现象(图1)。打开鳃盖见内缘出血,鳃丝无明显病变(图2);解剖发现个别病鱼腹腔有大量腹水;病鱼普遍肝脏肿大充血,胆囊壁变薄、充满胆汁(图3),严重时糜烂,与腹腔黏连;脾脏肿大充血,肠道发炎,内有淡黄色液体(图4);肾脏肿大充血(图5);脑部充血(图6)。


图1发病鱼眼球突出,体表有出血症状


图2病鱼鳃盖内缘出血,鳃丝无明显病变


图3病鱼肝脏肿大充血,胆囊壁变薄、充满胆汁


图4病鱼脾脏肿大充血,肠道充满淡黄色液体


图5病鱼肾脏肿大充血


图6病鱼脑部充血
       二、流行情况
       该地区罗非鱼从4月底开始发病,发病时间与往年基本相同。进入6月份以后,受连续高温天气、白撞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罗非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量增加。池塘发病率最高达90%,整体死亡率15%~90%不等,比去年稍高。现场调查时使用简易水质测试盒检测池塘水质指标无明显异常,池塘水温在30℃以上。各种规格的罗非鱼都可感染发病,有的池塘刚开始出现零星游水或打转的病鱼,在遇到台风天、白撞雨、使用杀虫药或消毒剂后出现大量发病死亡,使用适宜的抗生素拌料内服能明显降低死亡量,但是停药后会出现死鱼增加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测结果
       寄生虫检查结果:取病鱼鳃丝压片镜检,少数病鱼可见少量车轮虫和指环虫,未见大量感染的情况。
病毒检测结果:分别取38尾罗非鱼的鳃、肝脏、脾脏、肾脏和脑组织,用95%酒精固定,带回研究所进行病毒检测。采用实验室普通(RT-)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罗非鱼组织分别进行罗非鱼罗湖病毒(TiLV)和罗非鱼细小病毒(TiP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图7)。

图7病毒检测结果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分别从所取的38尾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脑以及腹水(个别有腹水的病鱼)中接种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BHIA)。经28℃培养24h,3尾正常鱼内脏器官未分离出细菌,所采取35尾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脑和腹水中均分离出大量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灰白色的菌落(图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细菌形态为卵圆形(图9)。结合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和16S rDNA测序比对结果,分离菌初步鉴定为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菌炎好迪”、“菌毒好迪”、“肠苷康”、“氟多力”、“出败康”等抗菌药物敏感(图10)。

图8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图9革兰氏染色结果

图10药敏试验结果
       四、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当地11位养殖户的17口罗非鱼养殖池塘,现场共采集3尾正常的罗非鱼和35尾发病的罗非鱼。寄生虫检查结果发现个别病鱼有少量车轮虫和指环虫,无大量寄生虫寄生的情况。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罗非鱼罗湖病毒(TiLV)和罗非鱼细小病毒(TiPV)均呈阴性。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可见3尾正常鱼内脏器官未分离出细菌,而所采取35尾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脑和腹水中均分离出大量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结合发病症状、流行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确定引起本次潭牛地区发生的罗非鱼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格氏乳球菌感染。格氏乳球菌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之一,也是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一种主要致病菌。
       从调查结果来看,底质和水质较差的池塘发病严重,死亡量也较高,养殖条件、养殖环境和水质较好的池塘不发病或发病后死亡较轻。水温是罗非鱼发病的关键因素,一旦水温达到25℃以上,就开始出现零星感染发病,水温30℃以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骤升,鱼感染后一般呈急性死亡。在遇到台风、白撞雨等极端天气,池塘气压、溶氧变化导致发生气泡病后更容易发病或死亡量增加。多数池塘使用抗生素拌料内服能够控制病情,但是在乱用杀虫药和消毒剂刺激后病情得不到控制反而会加重死亡。
       五、防控建议
       格氏乳球菌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一种主要致病菌,一旦感染,死亡严重,对罗非鱼养殖危害巨大,因此需要做好该病的防控。
       1、做好消毒预防,养殖前彻底清塘,使用生石灰或“清塘修复安”彻底消毒,水体和养殖用具都要做好消毒。
       2、控制合适的养殖密度,一般放养密度控制在3000尾/亩左右为宜,水质好、增氧力度强的养殖池塘可适当增加养殖密度。
       3、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调水和改底,可用“碧水安 5kg”10~15亩/瓶调水;“底加氧 10kg”60亩/袋或“福地安Ⅱ(500g)”4亩/瓶进行改底,保持养殖环境良好。
       4、定期检查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一旦发现病鱼要及时处理。平时注意营养保健,建议拌料投喂“LY-生命素”、“营养快线”等强化营养,提高体质,增强抗病力。
       5、少杀虫消毒,少用刺激性大的杀虫药物以及消毒剂,避免刺激后诱发发病以及加重死亡。
       6、发病期间减少投喂,多增氧,待病情稳定后使用“氟多力”、“肠苷康”等敏感抗菌药物拌料内服,连用5~7天,病情严重时要坚持一直内服。
(转自“利洋水产”微信平台)

pengtingting 发表于 2023-10-21 14:24:33

       高温、低氧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因素会引起鱼类产生应激反应,降低鱼体对链球菌的抵抗力。链球菌入侵鱼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胃肠道进入,其表面的菌毛样结构与该菌的定植、黏附和侵袭有关。此外,链球菌能够逃避鱼体的免疫吞噬和清除,并在鱼体内迅速繁殖扩散,进一步加剧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链球菌穿透罗非鱼的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后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病变,导致发病罗非鱼出现游动失衡、定向障碍等症状。

hanfj 发表于 2023-10-24 14:49:45

格氏乳球菌危害大,药物治疗难度大,受环境因子影响大,要做好预防

利洋小七儿 发表于 2023-10-26 10:54:05


格氏乳球菌近些年在很多鱼体内都分离出来过了,危害不容小觑。

素人渔夫 发表于 2023-10-27 10:57:07

pengtingting 发表于 2023-10-21 14:24
高温、低氧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因素会引起鱼类产生应激反应,降低鱼体对链球菌的抵抗力。链球菌入 ...

记得好像链球菌不是条件致病菌?

沙湖双黄蛋 发表于 2023-10-28 12:49:41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

小丑鱼 发表于 2023-11-30 17:23:25

以前常见的是链球菌,现在逐渐转变为乳球菌,病原菌也在不断变化

zhaozhenfeng 发表于 2024-1-18 17:02:45

素人渔夫 发表于 2023-10-27 10:57
记得好像链球菌不是条件致病菌?

罗非鱼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感染不一定发病。

ly~邹元锐 发表于 2024-1-19 10:34:55

笋壳鱼这个菌也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鱼类专题】罗非鱼格氏乳球菌病大量死亡,须做好防控